西药中药化实验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1页 |
| 1 西药中药化 | 第9-15页 |
|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西药中药化的可行性 | 第11-12页 |
| ·西药中药化的意义 | 第12-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西药中药化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西药中药化面对的困难 | 第14-15页 |
| 2 中药寒热性机理探究 | 第15-18页 |
| ·寒热性中药对细胞中NADH、ATP的影响 | 第15页 |
| ·NADH、ATP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 第15-16页 |
| ·NADH的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 ·ATP的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 3 选题意义 | 第18页 |
| 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三类西药的寒热药性评价 | 第21-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细胞株 | 第21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1-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 ·药品的制备与保存 | 第23页 |
| ·细胞培养 | 第23页 |
| ·MTT实验 | 第23-24页 |
|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 ·实验结果 | 第24-48页 |
| ·18种抗菌药的寒热药性评价结果 | 第24-37页 |
| ·9种抗溃疡药的寒热药性评价结果 | 第37-44页 |
| ·7种抗心律失常药的寒热药性评价结果 | 第44-48页 |
| ·讨论 | 第48-51页 |
| 第三章 化合物的寒热性评价 | 第51-75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 ·实验细胞株 | 第51页 |
| ·试剂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药品的制备与保存 | 第51页 |
|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 ·MTT实验 | 第51-52页 |
| ·数据分析 | 第52页 |
| ·实验结果 | 第52-72页 |
| ·酸类化合物寒热性评价结果 | 第52-61页 |
| ·醛类化合物寒热性评价结果 | 第61-68页 |
| ·酚类化合物寒热性评价结果 | 第68-70页 |
| ·胺类化合物寒热性评价结果 | 第70-72页 |
| ·讨论 | 第72-75页 |
| 第四章 寒热性中药对细胞中NADH、ATP的影响 | 第75-89页 |
| ·实验材料 | 第75-76页 |
| ·实验仪器 | 第75页 |
| ·实验细胞株 | 第75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75-76页 |
| ·实验方法 | 第76页 |
| ·药品溶液的制备与保存 | 第76页 |
| ·细胞培养 | 第76页 |
| ·细胞中NADH的荧光测定 | 第76页 |
| ·实验结果 | 第76-87页 |
| ·NADH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76-77页 |
| ·药物浓度的选择 | 第77-80页 |
| ·荧光强度最佳测定时间的选择 | 第80页 |
| ·32种中药对SMMC7721细胞NADH的影响 | 第80-86页 |
| ·32种中药对SMMC7721细胞ATP的影响 | 第86-87页 |
| ·讨论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