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全自动拼接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图像拼接技术简介第12-14页
     ·图像拼接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图像拼接技术一般步骤第13-14页
   ·配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相关性方法第14-15页
     ·矩和主轴方法第15页
     ·以小波为基础的方法第15-16页
     ·地图集方法第16-17页
     ·曲线方法第17-18页
     ·曲面方法第18页
     ·交互信息方法第18-19页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第19-20页
     ·遗传算法方法第20-21页
   ·融合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加权平均融合法第21-22页
     ·多分辨样条融合法第22-23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第23页
     ·其它方法第23-24页
   ·本文的工作和论文的组织第24-26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4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24-26页
第二章 几何变换第26-35页
   ·笛卡尔坐标系第26-28页
     ·坐标系确定第26-27页
     ·坐标系转换第27-28页
   ·简单变换第28-30页
   ·复杂变换第30-31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基于 SIFT 的特征配准技术第35-52页
   ·引言第35-36页
   ·SIFT 特征提取第36-39页
     ·SIFT 特征的理论基础第36-37页
     ·构建高斯金字塔和残差金字塔(DOG)第37页
     ·极值点检测第37-38页
     ·极值点的插值与特征点的确立第38-39页
   ·SIFT 特征描述器第39-41页
   ·SIFT 特征配对第41-42页
   ·使用 RANSAC 算法确定 inliner 点第42-45页
   ·全景拼接第45-46页
   ·捆绑调整第46-47页
   ·实验结果与参数分析第47-51页
     ·实验结果第47-49页
     ·参数分析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误差的无特征配准技术第52-62页
   ·引言第52页
   ·无特征拼接数学模型第52-54页
   ·误差函数优化第54-58页
   ·迭代优化第58-5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基于概率密度的无特征配准技术第62-71页
   ·混合高斯模型的建立第62-63页
     ·混合高斯模型定义第62-63页
     ·混合高斯模型参数求解方法第63页
   ·配准原理第63-65页
     ·刚体模型配准第64页
     ·非刚体模型配准第64-65页
   ·变形参数计算第6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5-70页
     ·刚体配准实验第66-67页
     ·非刚体配准结果第67-68页
     ·本章算法与 CPD、LM-ICP 算法的比较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图像融合第71-76页
   ·亮度补偿法第71-73页
   ·多分辨样条图像融合技术第73-75页
     ·图像分频第73-74页
     ·分频融合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第76-77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发表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人检测与跟踪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硅藻门藻类鉴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