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英文略缩语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1 中医学领域治疗消渴(2 型糖尿病)研究进展概况 | 第11-20页 |
| ·病名研究 | 第11页 |
| ·从肝而论消渴(2 型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理论探讨 | 第11-14页 |
| ·中医从肝论治消渴(2 型糖尿病)应对胰岛素抵抗 | 第14-15页 |
| ·现代中医从肝论治消渴(2 型糖尿病)的治疗 | 第15-20页 |
| 2 现代医学治疗 2 型糖尿病研究进展概况 | 第20-22页 |
| ·现代医学肝脏与 2 型糖尿病关系的认识 | 第20-21页 |
| ·现代医学对 2 型糖尿病治疗进展 | 第21-22页 |
| 3 总结论 | 第22-24页 |
| 实验研究 | 第24-33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4-26页 |
| ·病例来源 | 第24页 |
| ·两组病例治疗前的可比性资料 | 第24-26页 |
| 2 病例选择 | 第26-28页 |
| ·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 ·纳入标准 | 第27页 |
| ·排除标准 | 第27页 |
| ·剔除标准 | 第27-28页 |
| 3 治疗方案 | 第28-29页 |
| ·基础治疗 | 第28页 |
| ·研究药品、服用方法及具体用量 | 第28-29页 |
| 4 观测指标 | 第29页 |
| ·安全性观测 | 第29页 |
| ·疗效性观测 | 第29页 |
| 5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9-30页 |
| ·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标准 | 第29-30页 |
| ·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30页 |
| 6 统计方法 | 第30页 |
| 7 研究结果 | 第30-32页 |
| 8 不良反应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7页 |
| 1 结论 | 第33页 |
| 2 立法依据 | 第33-34页 |
| ·病名 | 第33页 |
| ·病因病机 | 第33-34页 |
| ·治疗原则 | 第34页 |
| 3 理法方药分析 | 第34-35页 |
| ·组方 | 第34页 |
| ·苦酸通络调肝方组方特点 | 第34-35页 |
| 4 体会 | 第35-36页 |
| 5 存在问题 | 第36-37页 |
| 结语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