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 宁波沿海陆源十大典型陆源排污口现状 | 第13-15页 |
·地理位置 | 第13-14页 |
·排污口环境状况 | 第14-15页 |
2 阴沟肠杆菌 | 第15-17页 |
·概述 | 第15页 |
·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发病机制 | 第16页 |
·症状 | 第16-17页 |
3 铁代谢 | 第17-20页 |
·铁载体 | 第18-19页 |
·铁载体受体 | 第19-20页 |
·能量提供的复合体 | 第20页 |
·ABC(ATP-binding cassette) | 第20页 |
·Fur 蛋白 | 第20页 |
4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 第20-22页 |
·2D-DIGE 原理及特点 | 第20-21页 |
·2D-DIGE 的应用 | 第21-22页 |
5 定量 PCR 技术与多重 PCR 技术 | 第22-23页 |
·荧光定量 PCR 技术 | 第22-23页 |
·荧光定量 PCR 原理和特点 | 第22页 |
·荧光定量 PCR 的应用 | 第22-23页 |
·多重 PCR 技术 | 第23页 |
·多重 PCR 技术特点及应用 | 第23页 |
6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立题背景 | 第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一章 阴沟肠杆菌分离鉴定及毒性研究 | 第24-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材料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30页 |
·样品采集 | 第24-25页 |
·排污口优势菌群分离纯化 | 第25页 |
·自动鉴定系统 | 第25-26页 |
·分子鉴定 | 第26-29页 |
·Fe3+对阴沟肠杆菌生长的作用 | 第29页 |
·Fe3+对阴沟肠杆菌致病性的作用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9页 |
·采样点概况 | 第30页 |
·细菌菌落分群 | 第30-33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3-39页 |
·Fe3+对阴沟肠杆菌生长作用 | 第39页 |
·致病性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2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二章 阴沟肠杆菌外膜蛋白研究 | 第43-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51页 |
·材料 | 第43-45页 |
·常用试剂来源 | 第43-44页 |
·主要设备 | 第44页 |
·电泳试剂配方 | 第44-45页 |
·方法 | 第45-51页 |
·外膜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 第45-47页 |
·铁代谢相关蛋白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47-51页 |
2 结果 | 第51-60页 |
·2D-DIGE 筛选差异表达蛋白 | 第51-52页 |
·数据库检索分析 | 第52-55页 |
·GO 注释和功能分类 | 第55-56页 |
·荧光定量 PCR 条件 | 第56-57页 |
·Fe3+刺激对irp2、fhuA、sodB、sltA 基因的表达作用 | 第57-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铁代谢毒力基因多重PCR 检测 | 第64-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材料 | 第64页 |
·方法 | 第64-67页 |
·irp2、fhuA、sodB、sltA 的扩增 | 第64-66页 |
·irp2、fhuA、sodB、sltA 多重 PCR | 第66-67页 |
2 结果 | 第67-72页 |
·核心序列扩增 | 第67-68页 |
·同源性分析 | 第68-70页 |
·多重 PCR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70页 |
·排污口分离菌株多重 PCR 检测 | 第70-72页 |
3 讨论 | 第72-7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1 结论 | 第74页 |
2 展望 | 第74-7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