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菌类论文--苔藓植物门论文

苔藓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21页
 1 苔藓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概况第18-20页
  国内外苔藓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概况第18-20页
 2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及配子体快繁第21-32页
 1 前言第21页
 2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实验仪器第21-23页
   ·材料第21-22页
   ·药品试剂第22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3-26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23-25页
   ·光萼叶苔孢蒴的消毒体系摸索第25页
   ·南亚瓦鳞苔组织培养第25页
   ·四种藓类组织培养第25页
   ·接种第25-26页
   ·观察、拍照、统计萌发率第26页
   ·无菌幼嫩配子体的快繁和管理第26页
 4 实验结果第26-30页
   ·光萼叶苔孢蒴的消毒体系摸索第26-27页
   ·六种苔藓植物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特征第27-30页
 5 讨论第30-32页
第三章 藓类植物孢子生活力检测第32-41页
 1 前言第32页
 2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第32-33页
   ·材料第32-33页
   ·药品试剂第33页
   ·实验仪器(见第二章)第33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3-35页
   ·孢子萌发率测定第33-34页
   ·孢子生活力测定第34-35页
   ·数据分析第3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光照和温度条件对两种藓类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第35-36页
   ·藓类孢子活力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第36-37页
   ·各方法孢子活力与萌发率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第37-38页
 5 讨论第38-41页
第四章 藓类植物孢子超低温保存第41-51页
 1 前言第41页
 2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第41-42页
   ·材料第41-42页
   ·药品试剂第42页
   ·实验仪器(见第二章)第42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2-44页
   ·三种藓类孢子(孢蒴未开裂)超低温保存最适条件的筛选实验第42-43页
   ·细叶小羽藓孢子超低温保存最适条件的筛选第43页
   ·细叶小羽藓孢子(孢蒴未开裂)不同时间的超低温保存第43-44页
 4 实验结果第44-49页
   ·不同条件处理对四种藓类孢子超低温保存后萌发率的影响第44-47页
   ·细叶小羽藓孢子不同时间超低温保存后的萌发率第47-48页
   ·细叶小羽藓孢子超低温保存前后孢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稳定时间及原丝体发育过程的比较第48-49页
 5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藓类植物配子体超低温保存第51-63页
 1 前言第51页
 2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第51-52页
   ·材料第51-52页
   ·药品试剂第52页
   ·主要仪器(见第二章)第52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52-54页
   ·组织培养获得无菌试管苗第52页
   ·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粗叶泥炭藓和小立碗藓茎尖分生组织第52-54页
 4 实验结果第54-60页
   ·脱水时间和化冻温度对包埋玻璃化法粗叶泥炭藓包埋珠再生率的影响第54-56页
   ·粗叶泥炭藓超低温保存与常温保存的再生植株形态指标的比较第56-57页
   ·脱水时间和化冻温度对包埋玻璃化法小立碗藓包埋珠再生率的影响第57-59页
   ·小立碗藓超低温保存与常温保存的再生配子体形态指标的比较第59-60页
 5 讨论第60-63页
第六章 地钱芽胞超低温保存第63-70页
 1 前言第63页
 2 实验材料、药品试剂、主要仪器第63-64页
   ·材料第63页
   ·药品试剂第63-64页
   ·主要仪器(见第二章)第64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64-66页
   ·芽胞最佳干燥时间摸索第64-65页
   ·地钱芽胞超低温保存最适干燥条件的摸索第65页
   ·地钱芽胞不同时间梯度的超低温保存实验第65-66页
 4 实验结果第66-68页
   ·干燥时间对地钱芽胞超低温保存后萌发率的影响第66页
   ·超低温保存后地钱芽胞的萌发率第66-67页
   ·新鲜芽胞和超低温保存后芽胞萌发过程的比较分析第67-68页
 5 讨论第68-7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4页
参考文献第74-85页
附录第85-94页
硕士期间发的论文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种地与自然分布区高山榕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种群遗传分析
下一篇:TLR介导的ATP释放对抗菌免疫的调控功能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