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7-21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食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7页 |
·药品的概念及其属性 | 第17页 |
·食品药品监管方式的概念 | 第17-18页 |
·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9页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19-21页 |
3. H县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的现状 | 第21-25页 |
·H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与发展 | 第21-23页 |
·起步发展阶段(1984年-1999年) | 第21-22页 |
·深化改革阶段(2000-2010) | 第22页 |
·完善成熟阶段(2010以后至今) | 第22-23页 |
·H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现状 | 第23-25页 |
4. 国内外食品药品的监管方式及H县的监管方式 | 第25-28页 |
·国外食品药品的监管方式 | 第25-26页 |
·通过立法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手段来对食品药品进行监管 | 第25页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管理广告的方法来对食品药品进行监管 | 第25页 |
·西方的一些国家通过对食品药品价格的管理来监管市场 | 第25-26页 |
·国内食品药品的监管方式 | 第26-27页 |
·通过法律手段对食品药品进行监管 | 第26页 |
·通过社会舆论和媒体曝光的方式对食品药品进行监管 | 第26-27页 |
·H县对食品药品的监管方式 | 第27-28页 |
5. H县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 第28-31页 |
·我国的机构仍然存在多头监管和权责交叉的情况 | 第28页 |
·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和监管资源点多面广 | 第28-29页 |
·监管工具比较落后导致了监管所取得的成效比较低 | 第29页 |
·企业缺乏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 | 第29-30页 |
·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责权不对等 | 第30页 |
·食品药品的价格与广告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0-31页 |
·H县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31-37页 |
·H县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 第31-34页 |
·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 | 第34-35页 |
·技术性人才缺失和监管力量的不足 | 第35页 |
·用于稽查的经费不足 | 第35-36页 |
·H县农村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不容乐观 | 第36-37页 |
6. 加强和完善H县食品药品监管方式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 | 第37-48页 |
·完善H县食品药品监管方式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依法管理原则 | 第37页 |
·统一管理原则 | 第37页 |
·信息公开原则 | 第37页 |
·多元参与原则 | 第37-38页 |
·风险管理原则 | 第38页 |
·完善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建议 | 第38-41页 |
·要建立权责要对等协调机制 | 第38-39页 |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第39页 |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 第39-40页 |
·全民参与并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大局 | 第40-41页 |
·食品药品广告的管制要得到加强 | 第41页 |
·加强和完善H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对策 | 第41-48页 |
·建立乡镇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 第41-42页 |
·优化食品药品管理工具和完善监管手段 | 第42-43页 |
·加强H县消费者的安全监管意识 | 第43-44页 |
·加大食品和药品的监管投入 | 第44页 |
·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构要在农村得以构建 | 第44-45页 |
·在H县建立起覆盖面比较大的监管网络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