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资源的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36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29页 |
·新资源的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 第14-15页 |
·城市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本论文研究的启示 | 第15-29页 |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代表性研究 | 第15-17页 |
·城市竞争力表现、特征的代表性研究 | 第17-18页 |
·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的代表性研究 | 第18-23页 |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性研究 | 第23-26页 |
·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方法的代表性研究 | 第26-27页 |
·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综合评述及对本论文研究的启示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与方法 | 第31-34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31-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2 城市竞争中的新资源 | 第36-56页 |
·资源框架的重建与城市新资源的界定 | 第36-44页 |
·资源框架结构的重建 | 第36-40页 |
·资源的涵义与演变 | 第36-38页 |
·资源框架结构 | 第38-39页 |
·对资源框架结构的解释 | 第39-40页 |
·对新资源的进一步阐释及研究范围的进一步厘定 | 第40-44页 |
·城市竞争中的各类新资源 | 第44-54页 |
·人力资源 | 第44-46页 |
·科技资源 | 第46-47页 |
·文化资源 | 第47-49页 |
·信息资源 | 第49-51页 |
·金融资源 | 第51-52页 |
·教育资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基于新资源的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及评价模型 | 第56-73页 |
·基于新资源研究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56-60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56-57页 |
·新要素优势理论 | 第57-58页 |
·资源基础理论 | 第58-5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59-60页 |
·新资源与传统自然资源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机理比较 | 第60-63页 |
·新资源与传统自然资源的特点比较 | 第60-62页 |
·新资源与传统自然资源对城市竞争的作用方式比较 | 第62-63页 |
·新资源条件下的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第63-65页 |
·基于DEA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65-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分析 | 第73-95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指标体系 | 第73-79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73页 |
·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73-77页 |
·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77-79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竞争力指标分析 | 第79-94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79-80页 |
·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80-88页 |
·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88-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5 基于新资源的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 第95-120页 |
·数据转换 | 第95-97页 |
·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结果及总体情况分析 | 第97-109页 |
·实证结果 | 第97-106页 |
·我国省会城市相对竞争力评价结果 | 第97-105页 |
·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超效率评价结果 | 第105-106页 |
·实证结果的总体情况分析 | 第106-109页 |
·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 第109-117页 |
·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的聚类总体特征分析 | 第110-111页 |
·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的聚类类别分析 | 第111-117页 |
·提升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6 主要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0-123页 |
·主要结论 | 第120-122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8页 |
附录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