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 第13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概论 | 第16-17页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 第16页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涵义 | 第16-17页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资源稀缺理论 | 第1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8页 |
·资源价值理论 | 第18-19页 |
·土地区位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河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第20-22页 |
·河北省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自然条件 | 第20-21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1页 |
·河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第22-40页 |
·评价目标 | 第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2-26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2-23页 |
·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的选取 | 第23-24页 |
·主要评价指标的基本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31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8-31页 |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1-32页 |
·评判标准的确定 | 第32页 |
·评价结果计算 | 第32-36页 |
·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 第32-33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33-35页 |
·评价结果 | 第35-3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第五章 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 | 第40-44页 |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资源后备不足 | 第40-41页 |
·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 第40页 |
·耕地占补平衡问题重重 | 第40-41页 |
·局地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 第41-42页 |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 第41页 |
·土壤污染严重 | 第41-42页 |
·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现象严重 | 第42-43页 |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重外轻内 | 第42页 |
·居民点用地面积大,人均用地超标 | 第42-43页 |
·工矿用地面积增加,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 | 第43页 |
·执法环境日益复杂,违法违规用地现象时有发生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 第44-50页 |
·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 | 第44-45页 |
·适当控制人口数量 | 第44页 |
·申请跨区域土地占补平衡 | 第44页 |
·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 第44-45页 |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 第45-46页 |
·第一产业 | 第45页 |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 第45页 |
·继续建设“四个千万亩”,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 | 第45页 |
·第二产业 | 第45-46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工业“三废”污染 | 第45-46页 |
·积极进行工业园区建设,走集约化道路 | 第46页 |
·进行建设用地整理,严格控制其规模 | 第46-47页 |
·遵循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健全各类用地标准体系 | 第46页 |
·推进土地制度创新,解决居民点土地问题 | 第46-47页 |
·因地制宜,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率 | 第47页 |
·进一步加强土地规划管理 | 第47-48页 |
·加强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