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R&D投入总量与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3页 |
·R&D资源的内涵及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20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19-20页 |
·后发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后发优势的提出 | 第20页 |
·基于后发优势的蛙跳模型 | 第20-21页 |
·内蒙古R&D后发优势的发挥 | 第21页 |
·R&D绩效评价理论 | 第21-23页 |
·R&D绩效评价理论的最新结果 | 第21-22页 |
·当今绩效评价的趋势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内蒙古R&D投入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内蒙古R&D投入总量分析 | 第23-25页 |
·内蒙古R&D投入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按活动类型分布 | 第25页 |
·按行业分布 | 第25页 |
·按学科分布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页 |
第四章 内蒙古R&D投入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 第26-36页 |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内蒙古R&D投入与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 第29-3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29页 |
·协整检验 | 第29-30页 |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32页 |
·实证分析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基于SFA模型的内蒙古R&D投入绩效评价 | 第36-49页 |
·内蒙古R&D投入绩效评价理论依据 | 第36-38页 |
·R&D投入绩效测度方法选择 | 第36-37页 |
·变量说明 | 第37-38页 |
·实证分析 | 第38-48页 |
·数据说明 | 第38-39页 |
·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SFA模型 | 第39-41页 |
·模型估计 | 第41-45页 |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内蒙古R&D投入目标强度预测 | 第49-58页 |
·数据选取 | 第49-51页 |
·内蒙古R&D投入目标强度预测 | 第51-57页 |
·线性趋势预测 | 第51-52页 |
·灰色系统预测 | 第52-55页 |
·灰色组合预测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提高内蒙古R&D投入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不断加大内蒙古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的力度 | 第59-60页 |
·重视R&D投入绩效评价,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60页 |
·完善R&D投入的相关制度 | 第60-61页 |
创新之处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第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