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衡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描述 | 第11-20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衡阳电网现状 | 第11-13页 |
| ·衡阳电网调度监控模式 | 第13-15页 |
| ·组织架构模式 | 第13-14页 |
| ·调度监控模式的发展 | 第14-15页 |
| ·衡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第15-20页 |
| ·地调自动化系统现状 | 第16-17页 |
| ·地调机房及环境 | 第17-18页 |
| ·厂站自动化系统现状 | 第18页 |
| ·通信系统现状 | 第18-19页 |
| ·县调自动化系统现状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衡阳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 第20-31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 | 第20-25页 |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20-22页 |
| ·软硬件可靠性分析 | 第22-24页 |
| ·调度监控应用分析 | 第24-25页 |
| ·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 第25-27页 |
| ·厂站自动化接入方式分析 | 第27-29页 |
| ·县调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衡阳电网调度自动化新系统安全可靠性研究 | 第31-4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新系统建设方案 | 第31-37页 |
| ·建设目标 | 第31-32页 |
| ·建设方案 | 第32-35页 |
| ·软硬件体系结构 | 第35-37页 |
| ·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 | 第37-39页 |
| ·现阶段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 第37页 |
| ·调度自动化技术系统发展 | 第37-39页 |
| ·新系统安全性研究 | 第39-40页 |
| ·新系统可靠性研究 | 第40-47页 |
| ·新系统结构研究 | 第40页 |
| ·新系统应用研究 | 第40-46页 |
| ·新系统运行环境研究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