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一、国内外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 第12-15页 |
三、国内外对出口品技术含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对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第16-18页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四节 | 第18-20页 |
一、本文的难点 | 第18-19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出口品技术含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出口品技术含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一、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出口品技术含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一、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认知 | 第23-24页 |
二、CP模型在本文中应用的解说 | 第24页 |
第三节 出口品技术含量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24-30页 |
一、CP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 | 第24-26页 |
二、基于CP模型的作用机理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出口品技术含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统计分析 | 第30-44页 |
第一节 出口品技术含量的统计分析 | 第30-35页 |
一、出口品技术含量全国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二、出口品技术含量省际统计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产业转型升级的统计分析 | 第35-41页 |
一、产业转型升级全国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二、产业转型升级省际统计分析 | 第37-4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一、出口品技术含量的统计小结 | 第41-42页 |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统计小结 | 第42页 |
三、出口品技术含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统计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出口品技术含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计量分析 | 第44-57页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44-46页 |
一、变量选取 | 第44-45页 |
二、模型设定 | 第45页 |
三、回归系数说明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一、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46-48页 |
二、系统GMM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第三节 省际出口品技术含量差异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一、东部地区 | 第53-54页 |
二、中部地区 | 第54页 |
三、西部地区 | 第54-5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一、培养和提升劳动者素质 | 第58-59页 |
二、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 第59-60页 |
三、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协调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