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两组丹参药对治疗气滞血瘀证室上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

英文缩写索引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12-18页
 1.中医对心律失常的现代认识第12页
 2.中医古代文献对心悸的认识第12-13页
 3.现代中医学对心悸的认识第13-15页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3-14页
   ·心悸与心肝关系密切第14页
   ·现代中医药对心悸的治疗第14-15页
     ·治疗现状第14-15页
     ·治疗特点第15页
     ·治疗展望第15页
 4.中药药对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5.西医对室上性期前收缩的认识与研究第16-18页
   ·西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的认识第16-17页
   ·西医对心律失常的治疗第17-1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8-32页
 1.临床资料第18-23页
   ·病例来源第18页
   ·治疗范围第18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8-19页
     ·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第18-19页
     ·临床心功能分级诊断标准第19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9-21页
     ·中医心悸诊断标准第19页
     ·中医气滞血瘀证候诊断标准第19-21页
     ·证候分级标准第21页
   ·试验病例标准第21-23页
     ·入选标准第21-22页
     ·排除标准第22-23页
     ·剔除标准第23页
     ·脱落标准第23页
     ·中止试验标准第23页
 2.研究方法第23-26页
   ·病例分组第23页
   ·治疗方法第23-24页
   ·观察指标第24页
   ·疗效评价指标和评定标准第24-25页
     ·动态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第24-25页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5页
   ·安全性评价及标准第25页
   ·不良反应第25-26页
 3.统计学处理第26页
 4.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可比性分析第26-28页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第26-27页
     ·治疗前中医证候分级的比较分析第27页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析第27-28页
     ·治疗前动态心电图室上性期前收缩次数的比较分析第28页
   ·疗效分析第28-31页
     ·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分析第28-29页
     ·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疗效比较分析第29-30页
     ·综合疗效的比较分析第30-31页
   ·有效性小结第31页
   ·安全性观察第31页
   ·不良反应观察第31-32页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32-37页
 1.导师对心悸的认识第32页
 2.中药药对的认识与研究第32页
 3.丹参的认识与研究第32-34页
   ·丹参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第33页
   ·丹参药对的认识第33-34页
 4.全文结果分析与总结第34-37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一 临床观察表第42-48页
附录二 实验室指标正常值范围第48-49页
附录三 随机分组方法第49-50页
附录四 综述第50-64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五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第64-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MCAO大鼠脑组织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双金活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瘀阻肺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