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粮食供需及石油价格角度分析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均衡价格理论 | 第11-12页 |
| ·蛛网模型 | 第12页 |
| ·市场价格理论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理论框架 | 第14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 2.主要粮食价格概况 | 第15-20页 |
| ·国内粮食价格 | 第15-17页 |
| ·小麦价格持续平稳上涨 | 第15-16页 |
| ·玉米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涨 | 第16-17页 |
| ·大豆价格波动显著 | 第17页 |
| ·国际主要粮食价格与国内粮食价格比较 | 第17-20页 |
| ·国际小麦价格及比较 | 第17-18页 |
| ·国际玉米价格及比较 | 第18-19页 |
| ·国际大豆价格及比较 | 第19-20页 |
| 3. 影响主要粮食价格的供需因素分析 | 第20-31页 |
| ·主要粮食供给 | 第20-24页 |
| ·主要粮食产量 | 第21-22页 |
| ·主要粮食进口 | 第22-24页 |
| ·主要粮食需求 | 第24-29页 |
| ·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 ·玉米需求分析 | 第25-28页 |
| ·大豆需求分析 | 第28页 |
| ·小麦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 ·主要粮食人均消费量 | 第29页 |
| ·我国主要粮食供需概况 | 第29-31页 |
| 4.石油价格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31-36页 |
| ·变量的选取 | 第31-32页 |
| ·国际原油价格 | 第31页 |
| ·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 第31页 |
| ·国内粮食价格 | 第31-32页 |
| ·变量的处理 | 第32页 |
| ·实证分析 | 第32-33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32页 |
| ·Johansen 协整检验 | 第32-33页 |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 ·检验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 ·结果产生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 5.粮食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 第36-40页 |
| ·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差 | 第36-38页 |
|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单产水平较低 | 第38-39页 |
| ·资源短缺 | 第39-40页 |
| ·耕地资源短缺 | 第39页 |
| ·人力资源短缺 | 第39-40页 |
| 6. 稳定粮食价格的对策分析 | 第40-46页 |
| ·加大粮食产量 | 第41-43页 |
| ·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 第42页 |
| ·调整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单产水平 | 第42页 |
|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才引进策略 | 第42-43页 |
|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 第43页 |
| ·提高农民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 第43页 |
| ·增加进口量 | 第43-45页 |
| ·适度增加粮食进口 | 第43-44页 |
| ·重点增加畜禽产品进口量 | 第44-45页 |
| ·完善我国的粮食信息追踪机制 | 第45页 |
| ·健全粮食价格调控机制 | 第45-46页 |
| 7. 结束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ABSTRACT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