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扦插生根影响因子研究 | 第10-12页 |
·影响茶树扦插生根的内在因素 | 第10-11页 |
·影响茶树扦插生根的外在条件 | 第11-12页 |
·扦插生根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 第12-13页 |
·扦插生根生理生化研究 | 第13-15页 |
·碳水化合物 | 第13页 |
·酶活性 | 第13-14页 |
·内源激素 | 第14页 |
·酚类物质 | 第14-15页 |
·扦插生根过程基因诱导和表达调控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扦插生根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 第15页 |
·植物基因诱导表达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 第15-16页 |
2 引言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9页 |
·外源激素处理对茶树插穗生根的影响 | 第19-21页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1-23页 |
·茶树 POD57 基因 cDNA 克隆及生根期间表达特征研究 | 第23-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7页 |
·茶树扦插成活率研究 | 第29-32页 |
·大田苗圃扦插 | 第29-31页 |
·温室扦插 | 第31-32页 |
·扦插生根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 第32-39页 |
·含水率变化 | 第32-33页 |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淀粉含量变化 | 第34-35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第35-36页 |
·POD 活性变化 | 第36-37页 |
·PPO 活性变化 | 第37页 |
·IAAO 活性变化 | 第37-38页 |
·茶多酚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RNA 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39页 |
·POD 57 的全长 CDNA 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9-44页 |
·POD 573’-RACE 克隆 | 第39-40页 |
·POD 575’-RACE 克隆 | 第40页 |
·POD57 cDNA 全长验证 | 第40-41页 |
·POD57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1-44页 |
·茶树 POD57 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44-47页 |
·定量 PCR 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44-45页 |
·茶树 POD57 组织特异性分析 | 第45页 |
·茶树 POD57 在生根过程中表达量分析 | 第45-47页 |
5 讨论 | 第47-51页 |
·三个品种茶树扦插生根率比较 | 第47页 |
·水分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第47页 |
·碳水化合物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第47-48页 |
·蛋白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第48页 |
·酶活性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第48-49页 |
·POD 与扦插生根 | 第48页 |
·PPO 与扦插生根 | 第48-49页 |
·IAAO 与扦插生根 | 第49页 |
·茶多酚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 第49页 |
·茶树 P0D57 分子生物学分析 | 第49-50页 |
·茶树 P0D57 生根期间表达量分析 | 第50-51页 |
6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A 英文缩写词汇表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