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条件下虎肠道菌群结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动物的食性及食性转变的现象 | 第9-12页 |
| ·动物的食性及影响因素 | 第9-10页 |
| ·动物食性的转变现象 | 第10页 |
| ·诱导动物食性转变的动因 | 第10-11页 |
| ·建立杂食性/植食性机体内部的匹配/适应机制 | 第11-12页 |
|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 第12-13页 |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探索大熊猫食性转变的极端模型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 ·材料及样品采集 | 第16-17页 |
| ·试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 第1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16-17页 |
| ·DNA提取 | 第17-18页 |
| ·PCR扩增 | 第18-19页 |
| ·测序 | 第19-20页 |
| ·序列分析 | 第20-22页 |
| ·序列处理 | 第20页 |
| ·Tags进化关系分类 | 第20页 |
| ·OTU划分 | 第20页 |
| ·单样品复杂度分析 | 第20-21页 |
| ·多样品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 ·网络数据库应用 | 第22页 |
| ·虎肿瘤发病情况的调查 | 第22-23页 |
| ·病例报告的收集 | 第22页 |
| ·资料的整理 | 第22-23页 |
| 3 结果 | 第23-46页 |
| ·虎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 | 第23-30页 |
| ·DNA提取及扩增结果 | 第23-24页 |
| ·虎肠道微生物组成 | 第24-26页 |
| ·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26-27页 |
| ·多样品间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 ·食性转变的微生态基础 | 第30-39页 |
| ·不同动物肠道菌群组成比较 | 第31-36页 |
| ·纤维消化菌群的比较 | 第36-39页 |
| ·结直肠癌相关菌群及结直肠癌发病情况 | 第39-46页 |
| ·虎肠道中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菌群 | 第39-40页 |
| ·虎患结直肠癌病例的统计 | 第40-46页 |
| 4 讨论 | 第46-50页 |
| ·虎肠道微生物组成 | 第46-47页 |
| ·食性进化 | 第47-48页 |
| ·结直肠癌研究新思路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 附录 | 第59-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