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5.8火场典型林分可燃物载量及碳排放估算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引言 | 第7页 |
| ·可燃物基本概念 | 第7页 |
| ·可燃物实测方法 | 第7-8页 |
| ·线绳法 | 第7-8页 |
| ·机械布设样地调查法 | 第8页 |
| ·可燃物载量动态模型 | 第8-10页 |
| ·传统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 | 第8-10页 |
| ·立地条件对载量的影响 | 第10页 |
| ·可燃物载量遥感估测 | 第10-11页 |
| ·可燃物载量估测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 ·传统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现存的问题 | 第11-12页 |
| ·燃物载量遥感估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13-15页 |
| ·气候 | 第13页 |
| ·地貌 | 第13页 |
| ·森林植被 | 第13-14页 |
| ·森林土壤 | 第14页 |
| ·森林火灾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3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 第15-22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野外调查 | 第15-16页 |
| ·实验与内业计算 | 第16页 |
| ·数学方法 | 第16-18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 ·线性回归 | 第17-18页 |
| ·森林火灾后可燃物燃烧效率估算方法 | 第18-19页 |
| ·碳排放估算方法 | 第19页 |
| ·含碳气体排放量的估算 | 第19页 |
| ·遥感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19-21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4 森林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立地条件的关系 | 第22-35页 |
| ·结果分析 | 第22-33页 |
| ·落叶松林可燃物载量模型 | 第24-26页 |
| ·白桦林可燃物载量模型 | 第26-28页 |
| ·樟子松林可燃物载量模型 | 第28-30页 |
| ·山杨林可燃物载量模型 | 第30-33页 |
| ·各种模型精度比较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5 森林火灾可燃物消耗量及碳排放估算 | 第35-42页 |
| ·遥感图像分类 | 第35-36页 |
| ·落叶松林可燃物载量消耗估算 | 第36-37页 |
| ·樟子松林可燃物载量消耗估算 | 第37页 |
| ·白桦林可燃物载量消耗估算 | 第37-38页 |
| ·山杨林可燃物载量消耗估算 | 第38页 |
| ·古莲林场森林火灾碳释放量、含碳气体排放量估算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