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5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研究 | 第15-16页 |
·农村公共服务治理研究 | 第16-17页 |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研究设计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主要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18-19页 |
·主要创新 | 第19页 |
·研究局限 | 第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网络治理 | 第19页 |
·农村公共服务 | 第19页 |
·多元主体 | 第19页 |
·合作 | 第19-21页 |
2.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和网络治理间的内在逻辑 | 第21-29页 |
·以信任、协调与维护为核心的网络治理 | 第21-22页 |
·网络信任机制 | 第21页 |
·网络协调机制 | 第21-22页 |
·网络维护机制 | 第22页 |
·网络治理问题会引致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之间的低度合作 | 第22-26页 |
·信任机制的缺失导致主体之间低度的合作意识 | 第22-24页 |
·网络协调机制问题导致主体之间不真实的合作共识 | 第24-25页 |
·维护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主体之间合作承诺虚化 | 第25-26页 |
·优化网络治理有助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绩效 | 第26-29页 |
·信任机制的构建能有效提升多元主体的合作意识 | 第26-27页 |
·协调机制有助于增进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识 | 第27页 |
·维护机制有助于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承诺 | 第27-29页 |
3. 研究变量与量表设计 | 第29-34页 |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依据 | 第29页 |
·变量的可操作化与计量项目说明 | 第29-34页 |
·信任机制 | 第29-30页 |
·协调机制 | 第30-31页 |
·维护机制 | 第31页 |
·合作意识 | 第31-32页 |
·合作共识 | 第32-33页 |
·合作承诺 | 第33-34页 |
4. 典型个案分析 | 第34-51页 |
·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样本分析 | 第34-36页 |
·信度和效度的分析 | 第36-41页 |
·信度分析 | 第36-38页 |
·效度分析 | 第38-41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41-45页 |
·网络治理状况 | 第41-43页 |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状况 | 第43-45页 |
·相关分析 | 第45-47页 |
·网络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的相关性 | 第45-46页 |
·网络治理与其构成要素的相关性 | 第46页 |
·多元主体合作与其构成要素的相关性 | 第46-47页 |
·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网络治理构成要素对多元主体合作的作用 | 第47-48页 |
·多元主体合作构成要素对网络治理的作用 | 第48-49页 |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5 优化网络治理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绩效的路径选择 | 第51-55页 |
·强化信任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意识 | 第51页 |
·完善协调机制,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共识 | 第51-53页 |
·清晰多元主体的权利责任,谋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提高 | 第52页 |
·政府尊重合作者利益要求,促进多元主体功能协调 | 第52页 |
·创建对话合作机制,形成农村公共服务联合体 | 第52-53页 |
·创新维护机制,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间的合作承诺 | 第53-55页 |
·强化政府规制作用,提高合作承诺的实施效度 | 第53页 |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强化政府的承诺责任 | 第53页 |
·加强网络维护条件建设,提高合作承诺能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1:网络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状况的调查问卷 | 第58-62页 |
附录 2:网络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状况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附录 3:部分被访者信息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