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产氢用秸秆类生物质微生物预处理的实验研究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氢能生产技术 | 第8-10页 |
| ·工业制氢 | 第8-9页 |
| ·生物制氢 | 第9-10页 |
| ·光解水制氢 | 第9页 |
| ·厌氧细菌发酵产氢 | 第9-10页 |
| ·光合细菌发酵产氢 | 第10页 |
| ·利用秸秆类生物质光合制氢 | 第10-14页 |
| ·用于光合制氢的秸秆类生物质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 第11-14页 |
| ·物理法 | 第12-13页 |
| ·化学法 | 第13页 |
| ·物理化学法 | 第13页 |
| ·生物法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 ·原料 | 第16页 |
| ·3 ,5-二硝基水杨酸 | 第16页 |
| ·试验用菌种 | 第16页 |
| ·预处理菌种培养基 | 第16页 |
| ·预处理菌种培养工艺 | 第16-17页 |
| ·光合产氢菌生长培养基 | 第17页 |
| ·光合产氢菌产氢培养基 | 第17页 |
| ·光合产氢菌培养工艺 | 第17页 |
| ·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 第17-19页 |
| ·光合产氢用实验装置 | 第17-18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 ·主要参数的测定 | 第19-21页 |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DNS 比色法测定) | 第19-21页 |
| ·三种预处理菌种及光合细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 ·三种预处理菌种的培养 | 第21-24页 |
| ·单菌种的预处理 | 第22页 |
| ·菌种两两联合的预处理 | 第22页 |
| ·三菌种的预处理 | 第22-24页 |
| 3 菌种的生长情况 | 第24-27页 |
| ·单一菌种对数期的形态 | 第24-25页 |
| ·混合菌种在 PDA 平板上的生长状况 | 第25-27页 |
| 4 微生物预处理秸秆还原糖产率 | 第27-44页 |
| ·单菌种预处理的结果 | 第27-34页 |
| ·白腐菌单独处理玉米秸秆 | 第27-29页 |
| ·黑曲霉单独处理玉米秸秆 | 第29-31页 |
| ·绿色木霉单独处理玉米秸秆 | 第31-34页 |
| ·菌种两两联合预处理的结果 | 第34-41页 |
| ·白腐菌和绿色木霉联合处理玉米秸秆 | 第34-36页 |
| ·黑曲霉和绿色木霉联合处理玉米秸秆 | 第36-38页 |
| ·白腐菌和黑曲霉联合处理玉米秸秆 | 第38-41页 |
| ·三菌种预处理的结果 | 第41-44页 |
| 5 全文结论及建议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建议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ABSTRACT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