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沿空巷道隔离煤墙矿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煤柱承受荷载的研究 | 第10-11页 |
·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尺寸的研究 | 第11-12页 |
·锚杆支护技术及原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采空区边缘煤体应力分布 | 第15-23页 |
·原岩应力的探讨 | 第15页 |
·采空区边缘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15-22页 |
·一侧采空煤柱支承压力分布 | 第15-17页 |
·两侧采空煤柱支承压力分布 | 第17页 |
·支承压力峰值位置的确定 | 第17-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沿空掘巷煤柱尺寸的研究 | 第23-28页 |
·沿空掘巷的适用条件 | 第23-24页 |
·地质因素 | 第23页 |
·技术因素 | 第23-24页 |
·被动支护下沿空掘巷的矿压显现 | 第24-26页 |
·完全沿采空区掘巷的矿压显现 | 第24-25页 |
·留窄煤柱沿空掘巷矿压显现 | 第25-26页 |
·窄煤柱的承载能力 | 第26页 |
·两种沿空掘巷方式的选择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锚杆支护对沿空掘巷技术的影响 | 第28-42页 |
·锚杆的作用 | 第28页 |
·自稳隐形拱理论对沿空巷道稳定的解释 | 第28-32页 |
·锚杆对巷道顶部的支护原理 | 第29-31页 |
·锚杆对巷道帮部的支护原理 | 第31页 |
·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稳定的原因 | 第31-32页 |
·窄煤柱沿空掘巷锚杆支护技术要点 | 第32-34页 |
·锚杆设计要点 | 第32-33页 |
·锚索设计要点 | 第33页 |
·钢带设计要点 | 第33-34页 |
·采用锚杆支护时的窄煤柱宽度选择 | 第34-35页 |
·采用锚杆支护的窄煤柱沿空掘巷矿压显现 | 第35-41页 |
·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36页 |
·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工程实例 | 第42-65页 |
·工作面基本状况 | 第42-44页 |
·地质概况 | 第44页 |
·地质构造及围岩特征 | 第44页 |
·决定沿空掘巷方式的地质因素 | 第44页 |
·巷道断面设计 | 第44-45页 |
·巷道支护设计参数 | 第45-48页 |
·确定巷道围岩不稳定区域 | 第45-46页 |
·主要支护材料设计参数 | 第46-48页 |
·顺槽锚网索整体布置 | 第48-49页 |
·顺槽断面锚网索布置 | 第48页 |
·顺槽顶板锚网索布置 | 第48-49页 |
·实体煤帮部锚网索布置 | 第49页 |
·煤柱侧帮部锚网索布置 | 第49页 |
·煤柱宽度确定 | 第49-60页 |
·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合理小煤柱宽度 | 第50页 |
·数值模拟计算煤柱最优宽度 | 第50-60页 |
·朱家河 14520 沿空掘巷监测 | 第60-64页 |
·监测目标及内容 | 第60页 |
·监测设计原则 | 第60-61页 |
·监测设计方案 | 第61-62页 |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