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分类 | 第19-21页 |
·河流廊道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城市河流绿道及其相关分类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21-30页 |
·国外河流绿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第21-25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规划思想与方法研究 | 第23-25页 |
·规划实施与管理机制研究 | 第25页 |
·国内河流绿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25-29页 |
·基础理论研究 | 第25-27页 |
·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研究 | 第27-28页 |
·规划实施与管理研究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上海城市河流绿道规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 第30-41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0-31页 |
·河流绿道的相关规划体系 | 第31-37页 |
·总体规划、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体系中涉及河流绿道部分 | 第32-35页 |
·青浦及松江区总体规划、绿地系统和景观水系体系中河流绿道规定 | 第35-36页 |
·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地区规划对河流绿道的规定 | 第36-37页 |
·河流绿道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第37-39页 |
·河流绿道的相关管理和激励政策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上海城市河流绿道规划及实施效果研究 | 第41-62页 |
·研究区域河流绿道的总体实施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研究区域河流绿道具体实施指标的效果分析 | 第42-60页 |
·苏州河绿道具体实施效果分析 | 第42-46页 |
·黄浦江绿道具体实施效果分析 | 第46-52页 |
·淀浦河绿道具体实施效果分析 | 第52-57页 |
·油墩港绿道具体实施效果分析 | 第57-60页 |
·小结:河流绿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上海城市河流绿道规划及实施政策的效率评价研究 | 第62-80页 |
·河流绿道效率评价方法过程的介绍 | 第62-63页 |
·河流绿道各项评价因子的建立 | 第63-64页 |
·评价因子基础上的河流绿道实施效率评价 | 第64-72页 |
·苏州河绿道实施效率的评价 | 第64-66页 |
·黄浦江绿道实施效率的评价 | 第66-67页 |
·淀浦河绿道实施效率的评价 | 第67-69页 |
·油墩港绿道实施效率的评价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影响河流绿道实施的政策效率评价研究 | 第72-78页 |
·小结:河流绿道实施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78-80页 |
第六章 上海城市河流绿道发展的对策与展望 | 第80-85页 |
·河流绿道实施的发展建议 | 第80-83页 |
·规划的重心转向构建功能复合的河流绿道 | 第80页 |
·确定河流绿道规划在整个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地位和程序 | 第80-81页 |
·建立健全的河流绿道法律法规体制 | 第81-82页 |
·河流绿道的建设与管理机构需要区域协作组织与机构 | 第82页 |
·河流绿道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更为多元的实施机制以及公众参与制度 | 第82-83页 |
·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