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上海市奉贤区农民收入、消费行为研究

目录第1-7页
图表目录第7-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导言第12-20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5页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第12-13页
     ·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在加大第13-14页
     ·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村消费是新农村建设关键第14-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研究背景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标、方法与分析框架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分析框架第18-19页
   ·论文结构第19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可能的创新第19页
     ·可能的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回顾第20-26页
   ·相关理论的界定第20-22页
     ·农民第20页
     ·农民收入第20-21页
     ·农民消费第21页
     ·恩格尔系数第21-22页
   ·相关文献回顾第22-26页
     ·绝对收入和就业理论第22页
     ·持久收入理论第22-23页
     ·相对收入理论第23页
     ·技术变革理论第23-24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第24页
     ·资源禀赋诱导理论第24-26页
第三章 奉贤区农民收入分析第26-42页
   ·农民收入的变迁分析第26-28页
     ·1992-1997年,高速增长阶段第27-28页
     ·1997-1999年,停滞下滑阶段第28页
     ·1999年至今,持续增长阶段第28页
   ·农民收入来源及结构分析第28-32页
     ·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第30-31页
     ·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逐年降低第31页
     ·财产性收入对农民收入拉动作用不大第31页
     ·转移性收入比重逐年提高第31-32页
   ·影响农民收入因素分析第32-42页
     ·自然气候第32-33页
     ·人力资源第33-34页
     ·收入结构第34-36页
     ·劳力结构第36-37页
     ·价格变动第37-39页
     ·农业科技水平第39-40页
     ·农村金融服务第40-42页
第四章 奉贤区农民消费分析第42-48页
   ·奉贤区农民消费变化趋势分析第42页
   ·奉贤区农民消费结构变迁和特征分析第42-46页
     ·奉贤区农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第42-43页
     ·奉贤区农民恩格尔系数变动分析第43-44页
     ·奉贤区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特征分析第44-46页
   ·农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第46-48页
     ·农民收入第46-47页
     ·农村环境第47页
     ·农村市场第47页
     ·农民观念第47页
     ·保障机制第47-48页
第五章 奉贤区农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第48-64页
   ·奉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第48-49页
   ·奉贤区农民收入影响消费水平的指标细化分析第49-53页
     ·用平均消费倾向指标进行分析第51页
     ·用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第51-52页
     ·用消费收入弹性进行分析第52-53页
   ·奉贤区农民不同类型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第53-58页
     ·现期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第53-54页
     ·过去收入对即期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第54-55页
     ·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第55-58页
   ·奉贤区不同来源的农民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第58-60页
     ·农民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第58-59页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第59-60页
   ·农村政策演变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分析第60-64页
     ·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为主的政策措施的影响(1992—1998年)第60-61页
     ·以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的政策措施的影响(1998—2002年)第61页
     ·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的政策的影响(2001—2003年)第61-62页
     ·以增加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的影响(2004—2010年)第62-6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措施建议第64-70页
   ·研究结论第64-66页
     ·农民收入第64页
     ·农民消费第64-66页
   ·措施建议第66-70页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第66-67页
     ·提升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第67页
     ·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农民增收幅度第67-68页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第68页
     ·切实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第68页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以张家港为例
下一篇:土地登记规范化研究--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