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调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相关概念诠解 | 第13-19页 |
| ·城市与乡村 | 第13-14页 |
| ·小城镇 | 第14-15页 |
| ·城市群 | 第15-16页 |
| ·城乡一体化 | 第16页 |
| ·空间调控 | 第16-19页 |
| 2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空间调控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国内外城乡空间理论评述 | 第23-25页 |
| 3 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特征 | 第25-33页 |
| ·空间区位优越 | 第25-27页 |
| ·城镇分布密集 | 第27页 |
| ·交通指向和圈层特征明显 | 第27-28页 |
| ·初步形成城市网络格局 | 第28-29页 |
| ·区域发展水平不一 | 第29-33页 |
| 4 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差异评价 | 第33-43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5页 |
| ·理论基础 | 第33页 |
| ·选取指标方法 | 第33页 |
|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3-35页 |
| ·评价方法 | 第35-37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 ·城乡一体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 | 第37-38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 5 工业化规模布局的空间调控 | 第43-51页 |
| ·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协调现状 | 第43-46页 |
| ·人均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 第43-44页 |
|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 | 第44-45页 |
| ·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与非农就业比重 | 第45-46页 |
| ·产业结构相似度模型 | 第46-47页 |
| ·评价方法 | 第46页 |
|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调控 | 第47-51页 |
| ·城乡产业集群的空间调控 | 第47页 |
| ·农村工业化水平的空间调控 | 第47-48页 |
| ·城乡工业化布局的空间调控 | 第48-51页 |
| 6 城市化有序推进的空间调控 | 第51-57页 |
|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模型 | 第51-53页 |
| ·模型 | 第51页 |
| ·样本和数据 | 第51-52页 |
| ·结果分析 | 第52页 |
| ·主要因素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影响检验 | 第52-53页 |
| ·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调控 | 第53-57页 |
| ·中心城市的空间调控 | 第53-54页 |
| ·小城镇的空间调控 | 第54-55页 |
| ·城乡布局的空间调控 | 第55-57页 |
| 7 城乡网络建设的空间调控 | 第57-63页 |
| ·城乡空间发展的一般模式 | 第57-58页 |
| ·城乡空间布局的分形理论 | 第58-60页 |
| ·计算模型 | 第58-59页 |
| ·中原城市群城市呈集聚状态 | 第59-60页 |
| ·城乡网络发展的空间调控 | 第60-63页 |
| ·四条主要发展轴线的空间调控 | 第60页 |
| ·城乡体系的空间调控 | 第60-61页 |
| ·城乡职能分工的空间调控 | 第61-63页 |
| 8 结语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