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猪嗜血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 第11-31页 |
1 猪嗜血支原体的病原学 | 第11-17页 |
·起源与分类地位 | 第11-12页 |
·形态及理化特性 | 第12-14页 |
·分子生物学特点 | 第14-16页 |
·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宿主的免疫机制 | 第16-17页 |
2 猪嗜血支原体的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3 猪嗜血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8页 |
4 猪嗜血支原体的检测方法 | 第18-22页 |
·形态学检测 | 第18-19页 |
·血清学检测 | 第19-21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21-22页 |
·动物试验 | 第22页 |
5 猪嗜血支原体病的防治 | 第22-24页 |
·预防 | 第22-23页 |
·治疗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猪嗜血支原体PCR及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 第31-49页 |
摘要 | 第31-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8页 |
·病料来源 | 第32页 |
·试剂、菌株和毒株 | 第32页 |
·引物及探针 | 第32-33页 |
·猪嗜血支原体16S rRNA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3-36页 |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6-37页 |
·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两种方法对临床样品检测的比较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45页 |
·标准阳性质粒的构建 | 第38-40页 |
·PCR方法的建立 | 第40-43页 |
·FQ-PCR方法的建立 | 第43-45页 |
·两种方法对临床样品检测的比较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猪嗜血支原体MSG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各及鉴定 | 第49-65页 |
摘要 | 第49-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7页 |
·菌株、细胞、实验动物 | 第50页 |
·主要试剂 | 第50页 |
·抗原蛋白和检测蛋白的制备 | 第50-51页 |
·动物免疫 | 第51页 |
·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多抗效价 | 第51-52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52-54页 |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54-57页 |
2 结果 | 第57-60页 |
·抗原蛋白制备及纯化 | 第57页 |
·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第57-58页 |
·MAb的特异性鉴定 | 第58页 |
·单抗的Ig型鉴定 | 第58-59页 |
·单抗的抗原位点分析 | 第59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59-60页 |
·杂交瘤细胞株分泌MAb的稳定性鉴定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ABSTRACT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猪嗜血支原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第65-81页 |
摘要 | 第65-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9页 |
·试剂、菌株、细胞及血清 | 第66页 |
·抗原蛋白的制备 | 第66页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及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 | 第66页 |
·阻断ELISA术式 | 第66-67页 |
·阻断ELISA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67-68页 |
·阻断ELISA临界值的确定 | 第68页 |
·阻断ELISA的重复性试验 | 第68页 |
·阻断ELISA的敏感性试验 | 第68页 |
·阻断ELISA特异性试验 | 第68-69页 |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 第69页 |
2 结果 | 第69-77页 |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和HRP标记 | 第69页 |
·阻断ELISA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69-74页 |
·阻断ELISA临界值的确定 | 第74页 |
·阻断ELISA的重复性试验 | 第74-75页 |
·阻断ELISA的敏感性试验 | 第75页 |
·阻断ELISA特异性试验 | 第75-76页 |
·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 | 第76-77页 |
3 讨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ABSTRACT | 第80-81页 |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