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乾隆五十八年扬州文学研究--以曾燠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章 九峰园秋禊与扬州文学生态第12-22页
 第一节 九峰园秋禊及其动因第12-17页
  一、 九峰园秋禊述略第12-14页
  二、 九峰园秋禊中的士人心态探微第14-16页
  三、 九峰园秋禊的动因第16-17页
 第二节 九峰园秋禊与虹桥修禊比较论第17-21页
  一、 王士禛、卢见曾的虹桥修禊第17-20页
  二、 九峰园秋禊重续扬州文学生态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邗上题襟集》与乾隆五十八年扬州文学第22-32页
 第一节 《邗上题襟集》的刊刻与影响第22-26页
  一、 《邗上题襟集》刊刻的动因第22-24页
  二、 《邗上题襟集》的影响第24-26页
 第二节 “地以人重”与清代士人文化视野中的扬州第26-30页
  一、 “地以人重”:曾燠对扬州文学的影响第26-29页
  二、 清代士人文化视野中的扬州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题襟馆与扬州文人的生存状态第32-48页
 第一节 九峰园秋禊与题襟馆的建立第32-37页
  一、 “题襟”源流考略第32-34页
  二、 九峰园秋禊与题襟馆的建立第34-37页
 第二节 题襟馆文事活动述略第37-44页
  一、 题襟馆的送别活动及创作第37-39页
  二、 题襟馆消寒的文人雅会第39-41页
  三、 对名砚、奇石观赏的文事活动第41-44页
 第三节 题襟馆与扬州文人的生存状态第44-47页
  一、 曾燠的经济实力与寒士的生存状态第44-45页
  二、 题襟馆文人的生活意绪与人生思考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语》与《战国策》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下一篇:唐宋传奇艺术特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