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 ·实地调查法 | 第11-12页 |
| ·美景度评判法(SBE 法) | 第12-13页 |
| ·对比分析法 | 第13页 |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3-19页 |
| ·呼和浩特市 | 第13-14页 |
| ·呼和浩特市概况 | 第13页 |
| ·呼和浩特园林绿化现状 | 第13-14页 |
| ·呼和浩特市公园绿地植物树种概况 | 第14页 |
|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14-19页 |
| ·满都海公园 | 第15-16页 |
| ·青城公园 | 第16-17页 |
| ·敕勒川公园 | 第17-18页 |
| ·扎达盖公园 | 第18-19页 |
| 3 呼和浩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分析 | 第19-23页 |
| ·植物的观赏特性 | 第19-20页 |
| ·典型植物群落的选择及其配置方式 | 第20-21页 |
|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21-23页 |
| ·水平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 ·垂直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 4 呼和浩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 | 第23-26页 |
| ·选择景观评价植物群落样本及照片 | 第23页 |
| ·确定景观评价因子 | 第23-25页 |
| ·公园绿地景观评价程序 | 第25-26页 |
| ·景观评价问卷调查 | 第25页 |
| ·测试对象 | 第25页 |
| ·美景度评价法(SBE 法)评价过程 | 第25-26页 |
| ·收集调查数据 | 第26页 |
| 5 SBE 美景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 ·SBE 值标准化 | 第26页 |
| ·SBE 标准值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 ·美景度评价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 ·不同测试组景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 ·不同公园绿地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第29-31页 |
| ·不同群落类型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第31-32页 |
| ·美景度景观评价偏相关性分析 | 第32-34页 |
| ·各景观评价因子的评分 | 第32-33页 |
| ·剔除自变量(景观因子) | 第33页 |
| ·构建美景度评价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 ·呼和浩特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措施 | 第34-35页 |
| ·增大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配置趋于合理 | 第34页 |
| ·注重植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感 | 第34页 |
| ·积极营造富于变化的群落空间特征 | 第34-35页 |
| ·保证常绿树种的种植比例,扩大草本地被植物的种植面积 | 第35页 |
| ·加强日常养护管理措施 | 第35页 |
| 6 结论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附录一 呼和浩特市公园绿地常用园林植物名录表 | 第41-44页 |
| 附录二 呼和浩特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照片 | 第44-48页 |
| 附录三 呼和浩特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调查表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