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 | 第14-15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简介 | 第14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现状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的历史价值 | 第15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的实用价值 | 第15-16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的人文价值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大理白族与白族合院民居概况 | 第18-31页 |
·大理白族概况 | 第18-19页 |
·影响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的自然因素 | 第19-22页 |
·自然气候因素 | 第20-21页 |
·地质地形因素 | 第21-22页 |
·自然资源因素 | 第22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22-29页 |
·宗法制度 | 第22-24页 |
·尊卑等级 | 第23-24页 |
·门第观念 | 第24页 |
·祈福辟邪 | 第24-26页 |
·选址 | 第24-25页 |
·习俗 | 第25-26页 |
·装饰 | 第26页 |
·宗教信仰 | 第26-29页 |
·本主崇拜 | 第26-28页 |
·佛教信仰 | 第28-29页 |
·大理白族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形成 | 第29-31页 |
第3章 大理白族合院式民居建筑的空间 | 第31-38页 |
·大理白族合院式民居的主要建筑组成 | 第31-33页 |
·坊 | 第31页 |
·耳 | 第31页 |
·照壁 | 第31-32页 |
·天井 | 第32页 |
·门楼 | 第32-33页 |
·檐廊 | 第33页 |
·大理白族合院式民居建筑的空间形式 | 第33-36页 |
·“一正两耳”和“两坊一耳”等 | 第33页 |
·“三坊一照壁” | 第33-34页 |
·“四合五天井” | 第34-35页 |
·“六合同春” | 第35-36页 |
·“走马转角楼” | 第36页 |
·大理白族合院式民居建筑的空间特色 | 第36-37页 |
·以中央天井为中心组织平面布局,轴线明确 | 第36页 |
·入口空间曲折多变化 | 第36页 |
·流线组织清晰简洁 | 第36-37页 |
·外部轮廓造型丰富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的装饰 | 第38-61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装饰的题材 | 第38-44页 |
·动物类题材 | 第39-40页 |
·植物类题材 | 第40页 |
·几何类题材 | 第40-41页 |
·文字类题材 | 第41-43页 |
·人物故事类题材 | 第43页 |
·风景类题材 | 第43-44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彩绘 | 第44-48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彩绘的历史 | 第44-46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彩绘的工艺 | 第46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彩绘的色彩之美 | 第46-48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彩绘的文化内涵 | 第48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的木雕装饰 | 第48-56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木雕装饰的历史 | 第49-50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木雕的选材与技法 | 第50-52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木雕的工艺流程 | 第52-53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木雕的艺术特色 | 第53-56页 |
·题材广泛,寓意丰富 | 第53页 |
·构图均衡,疏密对比 | 第53-54页 |
·整体布局,繁简得当 | 第54页 |
·雕画结合,形式统一 | 第54-55页 |
·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 第55-56页 |
·砖石工艺 | 第56-57页 |
·砌石工艺 | 第56页 |
·砌砖贴砖工艺 | 第56-57页 |
·大理白族合院民居的地面铺装 | 第57-59页 |
·基本原则 | 第57-58页 |
·铺装方法 | 第58-59页 |
·植物绿化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语——大理白族合院民居建筑对现代民居建筑的借鉴意义 | 第61-64页 |
·建筑与自然的统一 | 第61-62页 |
·借鉴与创新的统一 | 第62页 |
·功能与艺术的统一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