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县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力与效益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数据来源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8-2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内涵 | 第18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力的内涵 | 第18页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的内涵 | 第18页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1页 |
·系统工程理论 | 第18-19页 |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9页 |
·动态管理原理 | 第19-21页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现状 | 第21-2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3页 |
·位置与交通 | 第21页 |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1-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页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23-25页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25-26页 |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4章 泸定县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力评价 | 第28-45页 |
·执行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29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8-29页 |
·执行度指标的评价 | 第29-41页 |
·总量指标执行情况 | 第30-35页 |
·增量指标执行情况 | 第35-41页 |
·效率指标执行情况 | 第41页 |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41-43页 |
·指标实现率和执行度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泸定县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 第45-62页 |
·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45-49页 |
·相关概念 | 第45-46页 |
·模糊一致矩阵的构造方法及其性质 | 第46-47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算法步骤 | 第47-49页 |
·实施效益评价标体系的建立 | 第49-5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9-5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0-56页 |
·排序向量及各项指标的确定 | 第56-60页 |
·确定各层次的排序向量 | 第56-59页 |
·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59-60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6章 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62-65页 |
·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63-6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5-67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2 存在的不足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