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65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 | 第20-30页 |
1. 质粒 | 第20页 |
2. 菌株 | 第20页 |
3. 细胞株 | 第20-21页 |
4.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5. 小分子RNA | 第21-22页 |
6. 化合物样品 | 第22页 |
7. PCR引物 | 第22-23页 |
8. 培养基 | 第23-24页 |
9. 主要试剂 | 第24-26页 |
10. 工具酶 | 第26页 |
11. 抗体 | 第26页 |
12. 试剂盒 | 第26-27页 |
13. DNA和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 第27页 |
14. 其他试剂 | 第27-28页 |
15. 主要耗材 | 第28页 |
16. 主要仪器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第30-63页 |
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页 |
2. 细胞培养 | 第30-33页 |
3. 质粒构建 | 第33-44页 |
4. 细胞转染 | 第44-47页 |
5.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活性的分析 | 第47-48页 |
6. 化合物样品的高通量筛选 | 第48-49页 |
7. RNA提取 | 第49-50页 |
8. 逆转录合成cDNA | 第50-51页 |
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51-53页 |
10.micro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53-56页 |
11. 蛋白质印迹法 | 第56-59页 |
12.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蛋白表达 | 第59页 |
13. DiI-HDL摄取活性分析 | 第59-60页 |
14. mRNA半衰期测定 | 第60页 |
15.细胞凋亡和坏死检测 | 第60-62页 |
16. 动物实验 | 第62页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154页 |
第一部分 microRNA对SR-BI的转录后调控机制研究 | 第65-116页 |
1. Drosha和Dicer基因沉默对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5-67页 |
2. 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 | 第67-69页 |
3. microRNA的筛选与分析 | 第69-75页 |
4. microRNA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5-76页 |
5. microRNA结合位点序列保守性分析 | 第76-78页 |
6. microRNA对肝细胞HepG2 SR-BI表达的影响 | 第78-80页 |
7. microRNA对肝细胞HepG2 DiI-HDL摄取的影响 | 第80-83页 |
8. microRNA对肝细胞Bel-7402和HL-7702 SR-BI表达和DiI-HDL摄取的影响 | 第83-85页 |
9. microRNA作用靶点的确证 | 第85-93页 |
10. SR-BI在microRNA抑制肝细胞HDL摄取中的作用 | 第93-96页 |
11. miR-96,miR-185和miR-223的协同作用 | 第96-98页 |
12. microRNA对巨噬细胞SR-BI表达和HDL摄取的影响 | 第98-103页 |
13. microRNA和SR-BI与高脂饲喂ApoE敲除小鼠脂代谢 | 第103-106页 |
14. microRNA对其它脂代谢相关靶点的影响 | 第106-111页 |
15. 讨论 | 第111-115页 |
16. 结论 | 第115-116页 |
第二部分 以SR-BI mRNA稳定性为靶点的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第116-146页 |
1. SR-BI 3'UTR对荧光素酶基因mRNA半衰期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2. 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117-122页 |
3. 阳性化合物对肝细胞SR-BI表达及HDL摄取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4. 化合物5172B-41和5238B-63的量效关系 | 第123-127页 |
5. 化合物5172B-41和5238B-63的时效关系 | 第127-129页 |
6. 化合物5172B-41和5238B-63对mRNA半衰期的影响 | 第129-134页 |
7. 构效关系分析 | 第134-141页 |
8. 讨论 | 第141-145页 |
9. 结论 | 第14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4页 |
文献综述 | 第154-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6页 |
附录 | 第176-181页 |
致谢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