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金属涂层体系中预处理层的防护机制 | 第16-17页 |
·物理屏障作用 | 第16页 |
·化学保护 | 第16页 |
·良好的结合力 | 第16页 |
·负载缓蚀剂 | 第16-17页 |
·常见预处理层的制备方法 | 第17-2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7-18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8页 |
·电泳 | 第18-19页 |
·电化学辅助沉积法 | 第19-21页 |
·预处理膜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传统磷酸盐转化膜、铬酸盐钝化膜 | 第21-22页 |
·传统sol-gel法制备的预处理膜 | 第22-24页 |
·电化学辅助沉积法制备的sol-gel膜 | 第24-26页 |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4-43页 |
·化学试剂和有机涂料 | 第34-36页 |
·化学试剂 | 第34-36页 |
·有机涂料 | 第36页 |
·实验用基体及其表面前处理 | 第36-37页 |
·基体及其化学组成 | 第36页 |
·基体的表面前处理 | 第36-37页 |
·前驱体溶液配制及E-Si0:膜的制备 | 第37-38页 |
·前驱体溶液配制 | 第37页 |
·E-SiO_2膜的制备 | 第37-38页 |
·有机涂层与超疏水膜的制备 | 第38页 |
·实验仪器和表征方法 | 第38-42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表征方法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三章 以E-SIO_2膜为预处理层的环氧涂层防护体系 | 第43-64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涂层制备 | 第43-44页 |
·涂层结合力测试 | 第44页 |
·物理表征 | 第44页 |
·耐腐蚀性能表征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0页 |
·E-SiO_2膜的表面形貌和BET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沉积电位和沉积时间对E-SiO_2膜的影响 | 第46-47页 |
·涂装体系的耐腐蚀性能 | 第47-55页 |
·金属/环氧涂层体系的结合力 | 第55-56页 |
·MS/E-SiO_2膜的界面成键情况 | 第56-58页 |
·MS/E-SiO_2膜/环氧涂层界面形貌 | 第58-59页 |
·E-SiO_2膜+BTA对涂层的自修复作用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四章 以E-SIO_2膜为预处理层的超疏水防护体系 | 第64-76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超疏水膜的制备 | 第65页 |
·物理表征 | 第65页 |
·接触角实验 | 第65页 |
·EIS测试和浸泡实验 | 第65页 |
·铁离子浓度测试 | 第65-6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超疏水膜的物理表征 | 第66-67页 |
·E-SiO_2膜不同沉积时间与电位对膜接触角的影响 | 第67-69页 |
·不同浓度的Cl溶液对超疏水膜的影响 | 第69-70页 |
·超疏水膜的耐腐蚀性能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