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表面润湿性基本原理 | 第13-18页 |
| ·接触角的定义与杨氏方程 | 第13-14页 |
| ·前进角、后退角与接触角滞后 | 第14-15页 |
| ·滚落角 | 第15-16页 |
| ·表面粗糙度效应 | 第16-18页 |
| ·Wenzel 完全润湿模型 | 第16-17页 |
| ·Cassie-Baxter 不完全润湿模型 | 第17页 |
| ·Wenzel 模型和 Cassie-Baxter 模型之间的过渡润湿状态 | 第17-18页 |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 | 第18-25页 |
| ·刻蚀技术 | 第18-20页 |
| ·自组装技术 | 第20-21页 |
| ·相分离技术 | 第21-22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2-23页 |
| ·化学沉积 | 第23-24页 |
| ·喷涂法 | 第24-25页 |
| ·其他方法 | 第25页 |
|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 | 第25-30页 |
| ·自清洁涂层 | 第25-26页 |
| ·抗菌材料 | 第26-28页 |
| ·防结霜 | 第28-29页 |
| ·超疏水纤维及纺织物 | 第29-30页 |
| ·其他应用 | 第3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纸包装表面超疏水印刷上光油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第32-55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9页 |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第33-35页 |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35-36页 |
| ·水性印刷上光油的超疏水功能化改性 | 第35-36页 |
| ·纸包装表面超疏水印刷上光油涂层的制备 | 第36页 |
| ·配方的具体优化 | 第36-38页 |
|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不同分散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作用 | 第38页 |
| ·表征方法 | 第38-39页 |
| ·表面润湿性能 | 第38页 |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38页 |
| ·衰减全反射光谱(ATR) | 第38-39页 |
| ·流变特性检测 | 第39页 |
| ·防水、防污性能测试 | 第39页 |
| ·防霜性能测试 | 第39页 |
| ·耐刮伤测试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4页 |
| ·超疏水纸包装表面的制备 | 第40-48页 |
| ·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造 | 第40-43页 |
| ·纸包装表面改性上光油涂层的接触角测试及宏观性能测试 | 第43-46页 |
| ·纸包装表面超疏水改性上光油涂层的耐刮伤性能 | 第46-47页 |
| ·改性上光油流变特性测试 | 第47-48页 |
| ·不同 SiO_2纳米颗粒分散剂对改性上光油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 ·不同 SiO_2纳米颗粒对改性上光油性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 ·不同粒径的 SiO_2纳米颗粒对改性上光油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 ·不同亲疏水性 SiO_2纳米颗粒对改性上光油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三章 纸包装表面微纳复合结构超疏水上光油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 第55-75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第56-57页 |
| ·微纳复合结构超疏水纸包装表面上光油涂层的制备 | 第57-59页 |
| ·含有微纳米颗粒水性印刷上光油的制备 | 第57-58页 |
| ·水性印刷上光油中微纳米颗粒使用量的研究 | 第58页 |
| ·聚四氟乙烯(Teflon)微米颗粒在改性上光油中的作用 | 第58-59页 |
| ·微纳复合结构超疏水纸包装表面上光油涂层的制备 | 第59页 |
| ·表征方法 | 第59-60页 |
| ·表面润湿性能 | 第59页 |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9页 |
| ·衰减全反射光谱(ATR) | 第59页 |
| ·流变特性检测 | 第59页 |
| ·防水性能测试 | 第59页 |
| ·耐刮伤测试 | 第59-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3页 |
| ·微纳复合结构超疏水纸包装表面的制备 | 第60-62页 |
| ·微纳米混合颗粒使用量的探究 | 第62-68页 |
| ·微纳米混合颗粒使用量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3-64页 |
| ·表面润湿性能测试 | 第64-66页 |
| ·不同 pH 溶液在改性上光油涂层表面的润湿性 | 第66-68页 |
| ·微纳米混合颗粒使用量对改性上光油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 ·微纳复合结构超疏水改性上光油涂层的耐刮伤性能 | 第68-70页 |
| ·聚四氟乙烯(Teflon)微米颗粒的使用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