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 | 第10-11页 |
| ·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国内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对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特征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对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确定 | 第14页 |
| ·国外对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14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 ·本研究不足 | 第14-15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5页 |
| ·测量法 | 第15页 |
| ·专家问卷调查法 | 第15-16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6页 |
| ·因子分析法 | 第16页 |
|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 第16页 |
| ·灰色关联法 | 第16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6-36页 |
| ·少年儿童游泳运动队员身体形态测试指标的筛选 | 第16-20页 |
| ·初选指标的确认 | 第16-17页 |
| ·专家一次筛选 | 第17-18页 |
| ·教练员二次筛选 | 第18-19页 |
| ·少年儿童游泳队员身体形态指标的筛选结果 | 第19-20页 |
| ·山东省东营市少年儿童游泳队员身体形态原始指标的测试方法与测量工具 | 第20-21页 |
| ·山东省东营市少年儿童不同项目游泳队员身体形态指标特征 | 第21-26页 |
| ·男队员身体形态原始指标特征 | 第21-22页 |
| ·男运动员身体形态派生指标特征 | 第22-23页 |
| ·女队员身体形态原始指标特征 | 第23-24页 |
| ·女运动员身体形态派生指标特征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少年儿童游泳队员身体形态评价权重模型的构建 | 第26-32页 |
| ·理论构想模型的形成 | 第26页 |
| ·因素分析适宜性检验 | 第26-27页 |
| ·因素负荷分析 | 第27-28页 |
|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28-29页 |
|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29-30页 |
| ·三级指标权重的确立及权重模型的形成 | 第30-32页 |
| ·山东省东营市少年儿童游泳队员身体形态指标与运动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以男子 100 米蛙泳为例 | 第32-36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2页 |
| ·计算的方法 | 第32-33页 |
| ·少年儿童蛙泳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成绩的友色关联度的计算程序与步骤 | 第33页 |
|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 第33-34页 |
| ·无纲化处理 | 第34页 |
|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 第34-36页 |
| ·灰色关联排序 | 第36页 |
| 4 结论 | 第36-37页 |
| 5 建议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1:《少年儿童游泳队员身体形态指标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第40-41页 |
| 附录 2:《少年儿童游泳队员身体形态指标教练员咨询》问卷(第二轮)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