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碳源因素的倒置/常规A~2/O工艺性能比较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7-52页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危害第17-21页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第17-19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9-20页
     ·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第20-21页
   ·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第21-36页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第21-23页
     ·生物脱氮技术理论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第27-30页
     ·生物除磷技术理论的研究进展第30-34页
     ·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第34-36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第36-48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矛盾第36-37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发展历程第37-42页
     ·倒置A~2/O工艺第42-48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48-52页
     ·研究背景第48-49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9-50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50-52页
第2章 试验方法第52-63页
   ·试验装置第52-53页
     ·小试试验第52-53页
     ·静态过程试验第53页
   ·试验水质第53-55页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第55-63页
     ·常规指标第55-56页
     ·脱氢酶活性与电子传递体系活性第56-57页
     ·SOUR(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测定方法第57-58页
     ·Biolog方法第58-61页
     ·PHB测定方法第61页
     ·PHA测定方法第61-63页
第3章 不同碳源负荷条件下倒置/常规A~2/O工艺性能对比研究第63-96页
   ·试验研究内容第63页
   ·试验运行参数第63-64页
   ·不同碳源负荷条件下有机物及氮磷脱除能力对比研究第64-70页
     ·有机物去除第64-65页
     ·脱氮第65-68页
     ·除磷第68-70页
   ·不同碳源负荷条件下氮磷脱除机制的对比研究第70-84页
     ·脱氮机制研究第70-79页
     ·除磷机制研究第79-84页
   ·不同碳源负荷条件下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对比研究第84-94页
     ·脱氢酶活性第84-85页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第85-86页
     ·比耗氧呼吸速率第86-87页
     ·Biolog方法第87-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4章 不同碳源类型条件下倒置/常规A~2/O工艺性能对比研究第96-125页
   ·试验研究内容第96页
   ·试验运行参数第96-97页
   ·不同碳源类型条件下有机物及氮磷脱除能力对比研究第97-103页
     ·有机物去除第97-98页
     ·脱氮第98-101页
     ·除磷第101-103页
   ·不同碳源类型条件下氮磷脱除机制的对比研究第103-112页
     ·脱氮机制研究第103-108页
     ·除磷机制研究第108-112页
   ·不同碳源类型条件下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对比研究第112-123页
     ·脱氢酶活性第112-114页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第114-115页
     ·比耗氧呼吸速率第115-116页
     ·biolog方法第116-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125-128页
   ·结论第125-127页
   ·建议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139-140页
附录第140-152页
附表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厌氧环境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
下一篇:管制政策下中国出口贸易的二氧化碳排放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