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民间借贷成因及区域效应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8页
     ·民间借贷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3-15页
     ·民间借贷规模测算与区域效应分析第15-18页
     ·综述小结第18页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8-19页
     ·主要内容第18-19页
     ·技术路线图第19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1-33页
   ·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分析第21-25页
     ·我国民间借贷的经济主体第21-22页
     ·我国民间借贷的融资现状第22-23页
     ·我国民间借贷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第23-24页
     ·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主要缺陷第24-25页
   ·银企短期信贷关系的博弈分析第25-29页
     ·基本假设第25-26页
     ·银企短期信贷关系博弈模型第26-29页
     ·结论第29页
   ·我国民间借贷成因分析第29-32页
     ·需求角度第29-31页
     ·供给角度第31页
     ·民间借贷自身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我国民间借贷规模测算及区域效应分析第33-45页
   ·测算方法概述第33-36页
     ·基本假设第33-35页
     ·估计区间的选取第35-36页
   ·东中西部民间金融规模测算第36-39页
     ·东中西部划分第36-37页
     ·东中西部民间借贷规模第37-39页
   ·我国民间借贷区域效应分析第39-44页
     ·面板模型构建第39-40页
     ·实证分析第40-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5-50页
   ·针对我国区域差异推动民间借贷发展第45-46页
   ·完善针对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第46-48页
     ·恰当区分民间借贷的种类和性质第46-47页
     ·规范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第47-48页
   ·建立有效的民间借贷监管机制第48-49页
     ·明确监管主体第48页
     ·市场准入监管第48-49页
     ·交易活动监管第49页
     ·风险监管第49页
 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与上海金融中心定位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