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SWAT模型在赵王河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选题依据第11-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项目支持一研究课题来源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及特征第13-14页
       ·非点源污染的概念第13-14页
     ·面源污染研究第14-17页
       ·机理研究第14-15页
       ·模型研究第15-16页
       ·控制研究第16-17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东昌湖水质、水量分析第18页
  (2)赵王河流域种植业面源污染调查第18页
  (3)资料收集及模型参数的确定第18页
  (4)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特征研究第18页
  (5)提出赵王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第18-19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2页
   ·东昌湖概况第19-20页
   ·赵王河流域概况第20-22页
     ·赵王河流域水文概况第20页
     ·赵王河流域经济概况第20-22页
3 东昌湖水质、水量分析第22-32页
   ·东昌湖水质主成分分析第22-23页
     ·东昌湖主要污染因子第22-23页
   ·东昌湖水量分析第23-28页
     ·东昌湖水量平衡第23-25页
     ·东昌湖补水水源第25-28页
       ·小运河第26-27页
       ·谭庄水库第27-28页
   ·历年补水对东昌湖水质影响分析第28-31页
   ·小结第31-32页
4 赵王河流域水环境特征第32-39页
   ·赵王河水质分析第32-34页
     ·赵王河水质评价第32-33页
     ·赵王河“补水”对东昌湖水质影响分析第33-34页
   ·赵王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第34-38页
     ·流域种植业调查第34页
     ·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计算第34-38页
       ·TN 和 TP 流失量第34-36页
       ·COD 和氨氮流失量第36-37页
       ·赵王河流域种植业化肥污染物入河量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5 赵王河流域 SWAT 模型的构建第39-52页
   ·SWAT 模型简介第39页
   ·数据准备第39-40页
   ·数据库的构建第40-44页
     ·土壤数据库第40-42页
       ·粘粒分布第40页
       ·水文学分组(HYDGRP)第40-41页
       ·土层可利用有效水(SOL-AWC)和饱和水力传导系数第41页
       ·土壤侵蚀力因子(USLE-K)第41-42页
       ·土壤湿密度(SOL-BD)第42页
       ·地表反射率、电导率第42页
     ·土地利用类型重新分类第42-43页
     ·点源数据第43页
     ·模型运行第43-44页
   ·模型校准及参数率定第44-51页
     ·敏感性分析第44-45页
     ·模型校准第45-51页
       ·适用性指标第45-46页
       ·径流量校准第46-49页
       ·水质校准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6 SWAT 模型在赵王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第52-60页
   ·作物种植模式第52-53页
     ·主要种植作物第52-53页
   ·流域管理措施设计第53-54页
     ·轮作方式第53页
     ·施肥第53-54页
     ·灌溉第54页
   ·管理方式的模型化研究第54-58页
     ·流域管理措施效果模拟评价第56-58页
       ·施肥措施对流域氨氮污染负荷的影响第56-57页
       ·施肥措施对流域总氮污染负荷的影响第57-58页
       ·施肥措施对流域总磷污染负荷的影响第58页
   ·小结第58-60页
7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枯草芽孢杆菌对花生镉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2万吨/年强制通风静态堆垛式沼渣有机肥生产项目工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