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巷道底鼓机理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小结 | 第14-16页 |
2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和矿物成分测试 | 第16-38页 |
·工程概况 | 第16页 |
·采样地点 | 第16-17页 |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17页 |
·岩石试样及含水状态 | 第17-18页 |
·试样的规格 | 第17页 |
·试样加工精度 | 第17-18页 |
·试样数量及含水状态 | 第18页 |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 | 第18-22页 |
·岩石视密度测定 | 第18页 |
·岩石波速测定 | 第18-19页 |
·岩石抗拉强度测定 | 第19-20页 |
·岩石抗压强度及变形参数测定 | 第20-21页 |
·岩石粘结力和内摩擦角测定 | 第21-22页 |
·巷道围岩岩体力学参数换算 | 第22-32页 |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 | 第22-24页 |
·岩样力学参数统计 | 第24-25页 |
·岩体强度参数计算 | 第25-32页 |
·底板岩石的矿物成分测定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巷道围岩的地质力学测试 | 第38-52页 |
·水压致裂法的评述 | 第38-43页 |
·水压致裂法的优点 | 第38页 |
·测试原理 | 第38-41页 |
·地应力测量仪器 | 第41-42页 |
·测试方法 | 第42-43页 |
·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3页 |
·现场测试 | 第43-48页 |
·测站位置 | 第43-44页 |
·顶板岩层分布及结构观测 | 第44-48页 |
·地应力测试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4 巷道底板受力计算 | 第52-58页 |
·底板力学模型 | 第52页 |
·巷道底板力学模型计算 | 第52-53页 |
·应力场计算 | 第53-54页 |
·位移计算 | 第54页 |
·计算与分析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5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鼓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第58-84页 |
·FLAC3D 基础知识介绍 | 第58-60页 |
·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运动方程 | 第59页 |
·阻尼力 | 第59-60页 |
·计算循环 | 第60页 |
·模型建立 | 第60-63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63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3-83页 |
·原支护形式下数值分析 | 第63-66页 |
·改变应力大小数值分析 | 第66-70页 |
·改变主应力大小数值分析 | 第70-73页 |
·改变主应力方向数值分析 | 第73-77页 |
·增加巷道埋深数值分析 | 第77-81页 |
·水对巷道围岩的影响数值分析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6 常村煤矿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鼓机理 | 第84-98页 |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鼓类型 | 第84页 |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鼓机理分析 | 第84页 |
·常村煤矿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鼓机理实测验证 | 第84-88页 |
·实测方法 | 第85-86页 |
·测量结果 | 第86-88页 |
·测量结果分析 | 第88页 |
·常村煤矿 S61#回风上山巷道底鼓机理实验室验证 | 第88-97页 |
·相似条件和相似材料 | 第88页 |
·实验装置及巷道模型 | 第88-89页 |
·测点布置 | 第89-91页 |
·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91-93页 |
·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 第93-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主要工作 | 第98页 |
·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10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