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农药的残留概况 | 第11-13页 |
·农药的定义 | 第11页 |
·农药残留及其危害 | 第11-12页 |
·农药残留的治理方法 | 第12-13页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概况 | 第13-22页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简介 | 第13-14页 |
·降解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微生物 | 第14-16页 |
·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机理研究 | 第17-19页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 | 第19-21页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展望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和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气相色谱测定联苯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 | 第23-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不同萃取剂对培养液中联苯菊酯的提取影响 | 第24页 |
·GC-FID与GC-ECD对联苯菊酯的检测对比 | 第24页 |
·培养液中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实验 | 第24-25页 |
·高温灭菌对液体介质中联苯菊酯检测的影响 | 第25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不同萃取剂对培养液中联苯菊酯的提取影响 | 第25-26页 |
·GC-FID与GC-ECD对联苯菊酯的检测对比 | 第26-27页 |
·培养液中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实验 | 第27-28页 |
·高温灭菌对液体介质中联苯菊酯检测的影响 | 第28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第30-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0-31页 |
·培养基 | 第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分离纯化 | 第32-33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33页 |
·菌株降解能力测定 | 第33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33-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 | 第35-36页 |
·菌种的鉴定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降解特性研究 | 第38-49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8页 |
·培养基配制 | 第38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唯一碳源证明实验 | 第39页 |
·菌株的降解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 第39页 |
·pH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温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农药浓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联苯菊酯的降解途径分析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唯一碳源证明 | 第40-41页 |
·菌株的降解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 第41-42页 |
·pH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温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3页 |
·联苯菊酯添加浓度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联苯菊酯的降解途径分析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降解活性改良 | 第49-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测试菌种 | 第4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9页 |
·培养基配制 | 第4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高浓度再驯化改良 | 第50页 |
·紫外诱变改良 | 第50页 |
·饥饿诱导改良 | 第50-51页 |
·降解菌的降解能力测试 | 第51页 |
·细菌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高浓度再驯化改良 | 第51-53页 |
·紫外诱变改良 | 第53-54页 |
·碳饥饿诱导改良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6-58页 |
·结果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图 | 第63-64页 |
附图1 S8的16SrDNA序列 | 第63-64页 |
附表 | 第64-69页 |
附表1 初筛各菌株生长曲线(OD570)对比 | 第64页 |
附表2 唯一碳源实验数据 | 第64-65页 |
附表3 降解过程与动力学分析数据 | 第65页 |
附表4 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5页 |
附表5 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附表6 接种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6页 |
附表7 农药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6页 |
附表8 再驯化改良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附表9 紫外诱变改良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7页 |
附表10 饥饿诱导改良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