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催化的发展史 | 第10-11页 |
·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 第11-12页 |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组装 | 第13-15页 |
·柠檬酸盐还原法 | 第13-14页 |
·Brust-Schiffrin法:两相合成并通过硫醇稳定 | 第14页 |
·其它含硫配体 | 第14-15页 |
·微乳液,反向胶束,表面活性剂,细胞膜和聚合电解质类 | 第15页 |
·种子生长法 | 第15页 |
·物理方法:光化学(UV、Near-IR)、声化学、辐射和热解 | 第15页 |
·金纳米粒子的催化特性 | 第15-16页 |
·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清洁 | 第16-17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6-17页 |
·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缺点 | 第17页 |
·纳米粒子表面清洁的方法 | 第17页 |
·氧化石墨烯的特点 | 第17-18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工程上的应用 | 第19页 |
·在医学及生物工程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设想和目标 | 第19-21页 |
2 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1-44页 |
·晶种熟化时间不同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21-32页 |
·纺锤状、水滴状、卵石状和多枝状纳米Au粒子的制备 | 第21-24页 |
·晶种熟化时间不同的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小结 | 第32页 |
·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32-43页 |
·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2-35页 |
·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表面清洁 | 第44-53页 |
·前言 | 第44页 |
·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4-45页 |
·以CTAB为包覆剂的棒状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5页 |
·以CTAB为包覆剂的菱形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5页 |
·以PVP为包覆剂的立方和八面体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5页 |
·纳米粒子的表面清洁 | 第45页 |
·以CTAB为包覆剂的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表面清洁 | 第45页 |
·以PVP为包覆剂的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的表面清洁 | 第45页 |
·清洁前后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清洁前后的金纳米粒子的表征结果 | 第46-50页 |
·清洁前后特殊形貌金纳米粒子催化表征结果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3-65页 |
·前言 | 第53页 |
·粒径及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3-55页 |
·粒径不同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3-54页 |
·Au浓度不同制备的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 | 第54-55页 |
·电解质浓度不同制备的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 | 第55页 |
·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粒径不同的金纳米粒子的表征结果 | 第56-57页 |
·Au浓度不同制备的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表征结果 | 第57-60页 |
·电解质浓度不同制备的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表征结果 | 第60-62页 |
·团聚状态不同的金纳米粒子催化表征结果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创新点说明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