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皂苷类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3-14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4页 |
|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 第14-15页 |
| ·抗微生物作用 | 第15-16页 |
| ·抗炎、抗渗出和抗水肿作用 | 第16页 |
| ·护脑、护心及延缓衰老作用 | 第16-18页 |
| ·皂苷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 | 第18-21页 |
| ·加热提取法 | 第18页 |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18-19页 |
| ·氧化铝柱法 | 第19页 |
| ·大孔吸附树脂法 | 第19-20页 |
|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第20页 |
|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 第20-21页 |
| ·皂苷类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 ·比色法(Colorimetry) | 第21页 |
| ·紫外分光光度度法(UV Spectrophotometry) | 第21-22页 |
| ·薄层色谱扫描法(TLCS) | 第22页 |
| ·气相色谱法(GC) | 第22页 |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 第22-2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3-24页 |
|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 | 第24页 |
| ·其他分析方法 | 第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4-25页 |
| ·本课题的难点及创新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柴胡中两种柴胡皂苷的HPLC-MS/MS法测定 | 第26-42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 ·仪器工作条件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29-37页 |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7-38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知母中两种知母皂苷的HPLC-MS/MS法测定 | 第42-58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44页 |
| ·仪器工作条件 | 第44-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46-53页 |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3-54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黄芪中三种黄芪皂苷的HPLC-MS/MS法测定 | 第58-75页 |
| ·引言 | 第58-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60页 |
|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60-61页 |
| ·仪器工作条件 | 第61-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3页 |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62-70页 |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70-71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