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低速性能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概述 | 第10-14页 |
|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0-12页 |
|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永磁同步电机低速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技术 | 第14-1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 第14-15页 |
|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及实现 | 第17-28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7-20页 |
| ·CLARK变换 | 第18-19页 |
| ·PARK变换 | 第19页 |
| ·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20-21页 |
|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及其数字化实现 | 第21-26页 |
| ·SVPWM原理 | 第21-23页 |
| ·SVPWM实现 | 第23-2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实现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自抗扰控制策略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研究 | 第28-39页 |
| ·经典PID控制器 | 第28-29页 |
| ·自抗扰控制器的优点及组成 | 第29-30页 |
| ·自抗扰控制器的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 ·跟踪-微分器TD | 第30-31页 |
|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 第31-32页 |
|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NLSEF | 第32-33页 |
|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 第33-37页 |
| ·仿真实现 | 第33-35页 |
| ·负载扰动下的转速分析 | 第35-37页 |
| ·自抗扰控制器的离散化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伺服控制系统的死区补偿技术 | 第39-47页 |
| ·死区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 ·SVPWM死区补偿方法 | 第41-44页 |
| ·仿真实现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伺服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第47-61页 |
| ·伺服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47-51页 |
| ·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47-48页 |
| ·PWM驱动电路 | 第48-49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49-50页 |
| ·速度及位置检测电路 | 第50-51页 |
| ·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1-58页 |
|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51-52页 |
| ·转子位置初始化 | 第52-53页 |
|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 第53-54页 |
| ·SVPWM算法 | 第54-56页 |
| ·速度及位置检测算法 | 第56-57页 |
| ·A/D转换算法 | 第57页 |
| ·速度环自抗扰控制器程序 | 第57-58页 |
| ·试验结果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