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大气论文--矿井瓦斯论文

煤矿高低浓度瓦斯安全监控系统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7-19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9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9-22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第22-28页
   ·系统工作原理第22-23页
   ·系统功能与设计要求第23-24页
     ·系统基本功能第23页
     ·井下分站功能设计要求第23页
     ·传感器功能设计要求第23-24页
   ·CAN总线与TCP/IP网络通信的应用第24-26页
     ·CAN总线通信的应用第24-25页
     ·TCP/IP网络通信的应用第25-26页
   ·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设计第28-56页
   ·瓦斯检测原理第28-31页
     ·矿井瓦斯简介第28-29页
     ·载体催化元件第29-30页
     ·瓦斯传感器检测原理第30-31页
   ·传感器的硬件实现第31-43页
     ·单片机简介第31-32页
     ·载体催化元件电源设计第32-33页
     ·传感器电源设计第33-35页
     ·单片机辅助电路设计第35-38页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第38-39页
     ·按键电路设计第39-40页
     ·数码显示电路设计第40-42页
     ·声光报警电路设计第42页
     ·断电输出电路设计第42-43页
   ·瓦斯传感器的防爆技术第43-44页
     ·本安仪表设计基本原则第43-44页
     ·系统防爆措施第44页
   ·传感器的软件实现第44-48页
     ·数码显示程序设计第45-46页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第46-47页
     ·按键程序设计第47-48页
   ·煤矿瓦斯传感器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4页
     ·传感器显示值稳定性与基本误差实验第48-50页
     ·转换点附加误差实验第50-51页
     ·工作稳定性测定第51-52页
     ·响应时间测定第52-53页
     ·传感器报警功能实验第53-54页
     ·传感器本质安全性能实验第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井下分站的硬件实现第56-66页
   ·ARM微处理器简介第56-58页
     ·ARM7TDMI第57页
     ·LPC2210第57-58页
   ·井下分站的硬件设计第58-64页
     ·分站调试与测试电路设计第58页
     ·分站显示与报警电路设计第58-59页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第59-60页
     ·外扩存储器电路设计第60-61页
     ·分站网络通信设计第61-63页
     ·分站CAN总线通信设计第63页
     ·分站数据采集与控制电路设计第63-64页
   ·分站硬件抗干扰技术第64-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井下分站的软件实现第66-82页
   ·uC/OS-Ⅱ简介第66-68页
     ·uC/OS-Ⅱ的特点第66-67页
     ·uC/OS-Ⅱ的任务状态第67-68页
   ·uC/OS-Ⅱ在LPC2210上的移植第68-72页
     ·uC/OS-Ⅱ的移植条件第68页
     ·uC/OS-Ⅱ的文件体系第68-69页
     ·uC/OS-Ⅱ的代码移植第69-71页
     ·头文件第71页
     ·软中断第71-72页
   ·uC/OS-Ⅱ的任务设计第72-79页
     ·任务堆栈定义第72页
     ·任务建立第72-73页
     ·分站数据采集与控制任务设计第73-74页
     ·分站数据存储任务设计第74-75页
     ·分站显示任务设计第75-76页
     ·分站CAN通信设计与实现第76-77页
     ·分站网络通信设计与实现第77-78页
     ·启动代码与主函数第78-79页
     ·分站调试第79页
   ·小结第79-8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8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混搭文化风潮的审美解析--当代审美文化中解构思潮影响下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