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 污染场地中POPs物质的危害与环境行为 | 第11-20页 |
·POPs物质的性质及危害 | 第11-15页 |
·POPs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行为 | 第15-17页 |
·污染场地中POPs物质的来源 | 第17页 |
·污染场地中POPs物质的分析检测 | 第17-20页 |
2 POPs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物理修复技术 | 第22-23页 |
·化学修复技术 | 第23-24页 |
·生物修复技术 | 第24-25页 |
3 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水泥窑共处置技术国外应用现状 | 第25页 |
·水泥窑共处置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 第25-26页 |
·水泥窑共处置POPs物质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 第26页 |
4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POPs污染场地调查方法研究 | 第28-45页 |
1 主要的药品与试剂 | 第28页 |
2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3 玻璃器皿及其他用品 | 第29页 |
4 土壤样品采集与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29-30页 |
·污染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 第30页 |
·污染土壤的提取方法 | 第30-31页 |
·提取条件的对比 | 第31页 |
5 空气样品采集与检测方法 | 第31-37页 |
·新型空气被动采样器的设计原理 | 第32-33页 |
·新型空气被动采样器的基本结构 | 第33-34页 |
·新型空气被动采样器的校准 | 第34-37页 |
·空气样品的提取方法 | 第37页 |
6 净化方法 | 第37-38页 |
·净化样品 | 第37页 |
·填充物的活化 | 第37-38页 |
7 DDT与HCH的定量分析 | 第38-42页 |
·DDT与HCH的气相色谱图 | 第38-39页 |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39-42页 |
9 回收率 | 第42-43页 |
10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POPs污染土壤贮存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研究 | 第45-54页 |
1 模拟POPs污染土壤塑料棚贮存实验 | 第45-46页 |
·污染土壤性质及塑料棚中温度条件 | 第45-46页 |
·污染土壤性质及塑料棚中温度条件 | 第46页 |
2 POPs污染物(DDT和HCH)在塑料棚内的分布特征 | 第46-51页 |
·棚内不同时段土壤中DDT和HCH的浓度分布 | 第46-47页 |
·棚内土壤中DDT和HCH在不同深度的浓度分布 | 第47-48页 |
·棚内不同时段空气中DDT和HCH的分布 | 第48-49页 |
·棚内HCH异构体和DDT及降解产物组成变化 | 第49-51页 |
3 开放式棚屋贮存POPs污染土壤对周边空气的环境风险研究 | 第51-53页 |
·开放式棚屋周边空气中POPs物质的监测 | 第51页 |
·开放式棚屋周边的潜在的环境风险 | 第51-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水泥窑共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风险研究 | 第54-63页 |
1 水泥窑共处置POPs污染土壤 | 第54-57页 |
·污染土壤的基本特性及主要成分分析 | 第54-55页 |
·水泥窑共处置POPs污染土壤实验 | 第55-57页 |
2 水泥窑共处置对烟气排放的影响 | 第57-60页 |
3 水泥窑共处置对水泥熟料环境品质的影响 | 第60-61页 |
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1 结论 | 第63-64页 |
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