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第三人利益合同概说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与合同相对性原则 | 第12-17页 |
一、 比较法上之考量 | 第12-14页 |
二、 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类似概念的比较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经由被指令人而交付”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与债权转让 | 第18页 |
第三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与债务清偿承担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与“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契约”及“第三人担保责任制度”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第三人利益合同之构造 | 第22-30页 |
第一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有效条件 | 第22-25页 |
一、 有效合同的存在 | 第22页 |
二、 合同当事人赋予第三人合同权利的意思表示 | 第22-24页 |
三、 第三人取得直接请求债务人履行的权利 | 第24页 |
四、 第三人表示接受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 | 第25-30页 |
一、 对第三人的效力 | 第25-27页 |
二、 对债权人的效力 | 第27-28页 |
三、 对债务人的效力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相关规定的评析及完善建议 | 第30-36页 |
第一节 我国《合同法》第 64 条规定的探讨 | 第30-32页 |
一、 《合同法》第 64 条相关学说 | 第30-31页 |
二、 对《合同法》第 64 条的评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对于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构想 | 第32-36页 |
一、 将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纳入民法典规定中 | 第33-34页 |
二、 通过司法解释途径修正《合同法》第 64 条的涵义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