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应力线高刚度轧机动力学分析与仿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 ·短应力线轧机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本文的研究课题 | 第8-9页 |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 ·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 第9页 |
| ·短应力线高刚度轧机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9-16页 |
| ·短应力线高刚度轧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 ·基于动力学的轧机振动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带材轧制厚度变化和轧机振动与摩擦分析 | 第17-29页 |
| ·简单轧制过程中带材厚度的变化 | 第17-20页 |
| ·影响短应力线轧机轧制带材厚度变化因素 | 第20-23页 |
| ·影响带材厚度变化的公式 | 第20-23页 |
| ·振动对带材的影响 | 第23-25页 |
| ·扭振的影响 | 第24页 |
| ·垂振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摩擦机理的研究 | 第25-29页 |
| ·轧辊润滑摩擦分析 | 第25-27页 |
| ·摩擦对轧机垂振的影响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短应力线轧机的动力学分析 | 第29-38页 |
| ·短应力线轧机的简化模型 | 第29-34页 |
| ·系统的力学模型 | 第29-31页 |
| ·短应力线轧机动力学的运动方程 | 第31页 |
| ·质量及效刚度参数计算 | 第31-34页 |
| ·短应力线轧机固有特性计算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主要零部件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38-50页 |
| ·有限元及模态理论 | 第38-39页 |
| ·有限元及ANSYS简介 | 第38页 |
| ·模态理论 | 第38-39页 |
| ·轴承座模态分析 | 第39-41页 |
| ·轧辊模态分析 | 第41-49页 |
| ·轧辊三维模型 | 第41-43页 |
| ·轧辊在不同边界下的模态 | 第43-47页 |
| ·轧辊的谐响应分析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整机垂向的动力学仿真 | 第50-61页 |
| ·ADAMS软件概述 | 第50页 |
| ·短应力线轧机垂向位移响应仿真 | 第50-60页 |
| ·ADAMS中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 ·轧制的带材宽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 ·轴承座激励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轧制力变化的影响 | 第54-56页 |
| ·系统阻尼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刚度的影响 | 第57-60页 |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