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新、老两代农民工工作与生活处境差异分析--以扬州为例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导言第7-12页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研究意义、目标与框架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研究目标第9页
     ·研究框架第9-10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1-12页
     ·可能的创新第11页
     ·不足之处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农民工的工作处境研究第12-14页
     ·农民工工作时间的研究第12-13页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研究第13页
     ·农民工工资报酬的研究第13-14页
   ·农民工的生活处境研究第14-16页
     ·农民工身份定位的研究第14-15页
     ·农民工归属选择的研究第15页
     ·农民工住房状况的研究第15-16页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对比研究第16页
   ·文献评述第16-18页
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18-24页
   ·年龄第18-19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年龄情况第18-19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情况第19页
   ·性别第19-21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性别结构第19-20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结构第20-21页
   ·婚姻第21页
   ·学历第21-23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学历状况第21-22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状况第22-23页
   ·行业第23-24页
4 新、老两代农民工工作处境差异分析第24-37页
   ·工作时间第24-29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第24-25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第25-26页
     ·新、老两代农民工工作时间的差异分析第26-29页
   ·职业培训第29-32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第29-30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第30页
     ·新、老两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差异分析第30-32页
   ·工资报酬第32-37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第32-33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第33-34页
     ·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报酬的差异分析第34-37页
5 新、老两代农民工生活处境差异分析第37-48页
   ·身份定位第37-40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身份定位第37-38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定位第38-39页
     ·新、老两代农民工身份定位的差异分析第39-40页
   ·归属选择第40-43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归属选择第40-41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属选择第41-42页
     ·新、老两代农民工归属选择的差异分析第42-43页
   ·住房状况第43-48页
     ·老一代农民工的住房状况第43-44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状况第44-45页
     ·新、老两代农民工住房状况的差异分析第45-48页
6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48-51页
   ·结论第48页
   ·政策建议第48-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阶层分化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潞城市常庄村的实证调查为例
下一篇:网络名誉侵权问题研究--基于“微博第一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