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国际资金流通论文

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以中美经济现实为佐证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导论第10-21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1-19页
     ·对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解释第11-12页
     ·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经济格局的影响第12-14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格局的影响第14-15页
     ·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第15-16页
     ·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第16-18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第18-19页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19-20页
   ·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2 本文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论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21-22页
     ·纵向一体化国际投资理论第22-23页
     ·投资与贸易替代效应理论第23-24页
     ·投资与贸易互补效应理论第24页
   ·对全球经济再平衡思潮的评价第24-26页
     ·全球经济失衡的含义第24-25页
     ·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思潮第25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性第25-26页
3 全球经济失衡的演进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第26-39页
   ·从历史的角度看全球经济失衡第26-29页
     ·工业革命至一战前的世界经济失衡第26-27页
     ·二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间的经济失衡第27页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第27-28页
     ·2000年至2007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失衡第28页
     ·2007年至今的全球经济失衡第28-29页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及主要特征第29-36页
     ·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第29-31页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演进规律第31-33页
     ·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及主要特征第33-36页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相伴发展特征第36-39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的同步性第36-37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同步快速增长第37-38页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第38-39页
4 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理第39-51页
   ·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第39-41页
     ·经济全球化下的要素流动第39-40页
     ·投资与储蓄的不平衡第40页
     ·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第40-41页
   ·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国的对外经济失衡第41-45页
     ·以对外直接投资为载体的产业结构演进第41-43页
     ·对外直接投资推动技术进步进而影响其对外经济均衡第43页
     ·对外直接投资改变国际贸易格局进而影响其对外经济均衡第43-44页
     ·对外直接投资直接影响其国际收支均衡第44-45页
   ·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对外经济失衡第45-51页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载体的产业结构演进第45-46页
     ·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技术进步进而影响其对外经济均衡第46-48页
     ·外商直接投资改变国际贸易格局进而影响其对外经济均衡第48-49页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影响其国际收支均衡第49-51页
5 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来自中美经济现实的佐证第51-64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概况及主要特点第51-54页
     ·亚洲是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第51-52页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进一步调整第52-53页
     ·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第53-54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第54-56页
     ·贸易创造效应第54-55页
     ·贸易替代效应第55-56页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实证分析第56-64页
     ·数据选取与变量第57页
     ·协整分析第57-61页
     ·误差修正模型第61-63页
     ·模型结论与基本观点第63-64页
6 基本结论、展望与对策第64-68页
   ·基本结论第64页
   ·展望第64-65页
   ·调整对策第65-68页
     ·调整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第65-66页
     ·规范贸易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第66-67页
     ·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第67-68页
附录A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后记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原因及转化--基于人口经济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