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5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述 | 第8-10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 第8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 第8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念 | 第8-9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 第9-10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的概述 | 第10页 |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项目支撑与来源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20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气候 | 第15页 |
·动植物资源 | 第15-16页 |
·土壤 | 第16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第16-20页 |
·各类土地面积蓄积统计 | 第17页 |
·按林种划分 | 第17-18页 |
·按林分起源统计 | 第18页 |
·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 | 第18-19页 |
·各树种面积蓄积 | 第19-20页 |
3 大青山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0-25页 |
·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21页 |
·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解释 | 第21-25页 |
4 大青山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评价 | 第25-39页 |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25-27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27-34页 |
·权重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权重的计算结果 | 第28-34页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第34-36页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 | 第34-36页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结果 | 第36页 |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评价标准 | 第36-3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5 可持续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 第39-42页 |
·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39-41页 |
·森林结构不合理,树种组成比较单一 | 第40页 |
·林分蓄积量偏低,林地生产力不强,林分质量不高 | 第40页 |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性差 | 第40页 |
·碳汇能力偏低,对碳循环的贡献率低 | 第40页 |
·林业经营投入不足,职工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40-41页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 | 第41页 |
·可持续经营对策 | 第41-42页 |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丰富物种多样性 | 第41页 |
·实行集约经营,努力提高林分生产力和固碳能力 | 第41页 |
·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林业职工收入水平 | 第41页 |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公众的参与 | 第41-42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