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诽谤罪概述 | 第11-18页 |
(一) 诽谤概念探析 | 第11-14页 |
1. 国外关于诽谤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2. 我国学者对诽谤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 诽谤入罪的根据 | 第14-16页 |
1. 名誉权的保护 | 第14-15页 |
2. 言论自由的限制 | 第15-16页 |
(三) 诽谤罪概念探析 | 第16-18页 |
二、 诽谤罪构成要件的认定 | 第18-25页 |
(一) 犯罪客体 | 第18-19页 |
(二) 犯罪客观方面 | 第19-23页 |
(三) 犯罪主体 | 第23-24页 |
(四) 犯罪主观方面 | 第24-25页 |
三、 诽谤罪公诉标准的认定 | 第25-34页 |
(一) 关于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理解 | 第25-29页 |
(二) 关于“严重”的解释和认定 | 第29页 |
(三) 关于废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评析 | 第29-32页 |
(四) 关于“诽谤地方领导”问题的探析 | 第32-34页 |
四、 我国诽谤罪的未来走向 | 第34-37页 |
(一) 诽谤的除罪化问题 | 第35-36页 |
(二) “公众人物”原则的引入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