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行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行文结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俄能源合作相关理论及意义 | 第13-18页 |
·中俄能源合作的理论依据 | 第13-16页 |
·要素禀赋论 | 第13页 |
·制度合作论 | 第13-14页 |
·区域一体化理论 | 第14-16页 |
·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意义 | 第16-18页 |
·增强双方经济实力,稳固政治合作 | 第16页 |
·改善我国能源“买高买不到低”的不平衡状况 | 第16页 |
·促进亚太地区合作,平衡国际势力 | 第16-18页 |
第3章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 第18-22页 |
·两国能源禀赋状况 | 第18-20页 |
·能源合作情况 | 第20-22页 |
·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价格分歧 | 第22页 |
·跨境投资机制不完善 | 第22页 |
·其他能源消费国的竞争 | 第22-24页 |
第4章 中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3页 |
·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因素 | 第24-26页 |
·能源产品的互补性 | 第24-26页 |
·地缘优势 | 第26页 |
·良好的外交关系 | 第26页 |
·可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6-30页 |
·模型的选定及构建 | 第26-27页 |
·解释变量的说明 | 第27页 |
·模型的回归及分析 | 第27-30页 |
·能源定价权 | 第30-31页 |
·国际不利因素 | 第31-33页 |
·俄国内的“中国威胁论” | 第31-32页 |
·美、日干扰因素 | 第32-33页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33-38页 |
·结论 | 第33页 |
·对策建议 | 第33-38页 |
·提高议价能力 | 第33-34页 |
·建立完善的跨境投资机制 | 第34-35页 |
·加强互信,排除国际不利因素 | 第35-36页 |
·合作协调机制 | 第36页 |
·提高能源利用率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