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跳无线网状网中P2P流媒体分发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4页 |
附表索引 | 第14-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1页 |
·引言 | 第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相关技术和研究概况 | 第16-31页 |
·多跳无线网状网 | 第16-20页 |
·多跳无线网状网结构 | 第17-18页 |
·多跳无线网状网优势 | 第18-20页 |
·P2P分发技术 | 第20-25页 |
·P2P分发技术分类 | 第21-24页 |
·P2P分发技术优势 | 第24-25页 |
·无线流媒体跨层优化技术 | 第25-30页 |
·无线流媒体跨层优化框架 | 第25-26页 |
·无线流媒体跨层优化技术 | 第26-30页 |
·无线网状网的P2P分发研究 | 第30-31页 |
·无线网状网中P2P流媒体分发研究挑战 | 第31-33页 |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33-40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9页 |
·组织结构 | 第39-40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40-41页 |
第2章 用户密度敏感的P2P流媒体速率分配算法 | 第41-66页 |
·引言 | 第41-43页 |
·相关工作 | 第43-44页 |
·实际实验 | 第44-49页 |
·实验床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9页 |
·系统模型 | 第49-50页 |
·问题的形式化定义 | 第50-55页 |
·分布式算法设计 | 第55-60页 |
·节点动态性处理 | 第60页 |
·节点加入 | 第60页 |
·节点离开 | 第60页 |
·仿真实验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3章 干扰感知的P2P流媒体分发算法 | 第66-83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相关工作 | 第67-69页 |
·实际实验和研究动机 | 第69-72页 |
·实验床 | 第69页 |
·实验结果 | 第69-72页 |
·系统模型和问题形式化定义 | 第72-77页 |
·系统模型 | 第72-73页 |
·问题形式化描述 | 第73-76页 |
·单用户场景描述 | 第73-75页 |
·多用户场景描述 | 第75-76页 |
·问题分析 | 第76-77页 |
·JPSR启发式算法 | 第77-80页 |
·仿真实验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基于分簇P2P的流媒体资源检索与分发算法 | 第83-99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相关工作 | 第84-86页 |
·网络模型和问题描述 | 第86-88页 |
·网络模型 | 第86-87页 |
·问题的描述 | 第87-88页 |
·基于BLOOM FLTER的资源索引设计 | 第88-89页 |
·基于资源密度的资源检索和分发算法 | 第89-92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92-94页 |
·仿真实验 | 第94-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5章 LRING:一种可靠流媒体分发结构 | 第99-112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相关工作 | 第100页 |
·流媒体分发环设计分析 | 第100-102页 |
·LRING基本思想 | 第102-106页 |
·相关定义 | 第102-103页 |
·LRing的基本结构 | 第103页 |
·LRing构建策略 | 第103-106页 |
·基于LRING的P2P覆盖构建 | 第106-108页 |
·组的定位 | 第106-107页 |
·组的加入 | 第107页 |
·环的维护 | 第107-108页 |
·冗余环的建立 | 第108页 |
·仿真实验 | 第108-111页 |
·评估指标 | 第109页 |
·实验结果 | 第109-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4页 |
主要工作 | 第112-113页 |
今后工作设想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9-131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其它科研活动 | 第131-132页 |
B1 科研项目 | 第131页 |
B2 发明专利 | 第131-132页 |
B3 软件登记 | 第132页 |
B4 所获奖项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