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PZT颗粒的兆赫超声制备及压电力显微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PZT 材料概述 | 第13页 |
| ·PZT 纳米颗粒制备的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 ·固相合成法 | 第13-15页 |
| ·液相合成法 | 第15-17页 |
| ·常规超微粉碎法 | 第17页 |
| ·PZT 材料的压电显微研究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 ·压电力显微镜的发展 | 第18页 |
| ·压电力显微镜的架设 | 第18-19页 |
| ·压电力显微的主要工作模式 | 第19-20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兆赫超声场特性及试验系统 | 第22-43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超声波声场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 ·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 | 第22-24页 |
| ·声压分布 | 第24-26页 |
| ·兆赫超声波声场特性 | 第26-31页 |
| ·普通超声场的缺点 | 第26-28页 |
| ·兆赫超声场优势 | 第28-31页 |
| ·兆赫超声换能器设计 | 第31-37页 |
| ·声源的选择 | 第31-32页 |
| ·兆赫超声换能器性能指标 | 第32-34页 |
| ·单元兆赫超声发生器设计 | 第34-36页 |
| ·单元兆赫超声换能器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 ·兆赫超声激励电源制作 | 第37-42页 |
| ·兆赫电源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 ·电源总体设计 | 第38页 |
| ·信号发生部分 | 第38-39页 |
| ·高频逆变电路部分 | 第39-41页 |
| ·控制方式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兆赫超声法制备 PZT 纳米颗粒 | 第43-50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PZT 纳米粉体材料应用前景 | 第43-44页 |
| ·PZT 纳米材料应用 | 第43页 |
| ·PZT 材料前景 | 第43-44页 |
| ·PZT 纳米颗粒制备方案 | 第44-46页 |
| ·机械力化学制备方法 | 第44页 |
| ·兆赫超声法制备 | 第44-46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 ·颗粒的制备与分散 | 第46-47页 |
| ·兆赫超声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 ·XRD 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PZT 纳米颗粒的压电力显微研究 | 第50-56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压电力显微镜测量方法 | 第50-52页 |
| ·逆压电效应 | 第50-51页 |
| ·测量原理 | 第51-52页 |
| ·PZT 颗粒的 PFM 测量 | 第52页 |
| ·试验准备 | 第52页 |
| ·试样制作 | 第52页 |
| ·PFM 测量过程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 ·对单个颗粒的检测分析 | 第52-54页 |
| ·比较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56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项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